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98篇 |
社会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曲宇蒙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7
用玉是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辽西史前玉器的出土特点与聚落现象之间的关联,认为史前玉器的社会功能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也存在地域性差异。辽西的玉文化传统具有连续性,但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过程揭示了辽西玉器的起源和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2.
玉器作为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的一个代表,凝结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也折射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与道德操守.文章在对传统玉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就玉器造型设计中的神性、物性和人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器物、制度(仪式)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玉器中蕴含的人与神、人与物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中国传统造物法则和欣赏中国古代玉器提供一个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夏代王都二里头遗址所出的带扉牙玉器 ,并结合更早或更晚的考古材料及相关文献 ,对这些玉器之本质归属及圭、璋之别等难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这些不同玉器的扉牙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分别表示有时可与北斗或极星关连的 (半 )天盖、(半 )介字形冠、神虎或其之间的某种组合。本文的结论不仅适用于夏代王都二里头遗址所出的带扉牙玉器 ,而且适用于中国古代尤其是三代及其以前的几乎所有的带扉牙玉器或铜器。 相似文献
104.
高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3):104-107
原始玉器工艺发展到夏代,开始出现镶嵌、勾彻、浅浮雕和圆雕等琢玉技术,这就使得夏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走向程式化和复杂化成为可能。几何直方的规整形状,出齿、安柄的细部造型,还有线面结合的构图,乃至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均强化了夏代玉器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蕴,形成了匀称规整、多样统一、象征表意和凝重神秘的艺术风格,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中国玉器主体审美观念从新石器时代“饰玉”向商周“礼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5.
拂晓 《市场瞭望(下半月)》2008,(9):78-79
对于碧玉来说,2000年以后已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俄罗斯碧玉作为非常优质的碧玉品种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目前,俄罗斯碧玉是中国境内碧玉使用的主要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6.
叶友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132-136
《周礼》涉及玉器之征收、使用、管理等的职官达40多种。其特点为:玉职官的设置具有体系性,职责具有交叉性,职事具有关联性,职能具有重要性。这并非《周礼》编撰者个人喜好的结果,而是周代礼治下重玉、崇玉风习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我常住的泰安、烟台两地,都有一处地摊"古玩市场"。过去老百姓都叫它"破烂市"或"旧货市场",现在文明了,它们的名字也就都高雅起来,不过出售的内容还是乱七八糟的,什么旧东西都卖,都是只有双休日才开市。 相似文献
110.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崇玉文化传统,仅在环太平洋区看到持久性玉文化分布,而以东亚为突出代表.在史前期的东亚崇玉之风影响下,拜玉主义形成根深蒂目的大传统,几乎无可替代,在此基础上催生出有别于西方拜金主义的东亚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从玉石神话观的视角考察东亚玉器时代的兴衰始末,探究最初的用玉习俗背后的信仰及神话观念要素,并做出三时期的划分:第一期:玉器发生期,距今10000年-6000年,其特点是以所谓装饰性的小件玉器和实用工具为主体的玉器生产;第二期,玉器时代的鼎盛期,距今6000-4000年,其特征是玉工具、玉兵器和玉礼器的全面繁荣;第三期,玉器时代的终结期,此一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兴起相互重叠交叉,年代约为距今4000-3000年.从分期探讨中审视玉文化兴衰更替与文明发生及社会、国家凝聚的关系,可以揭示早期国家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的原型编码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