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20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现实性"范式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之争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将"现实性"与"普通经验世界的定在"相区别,从而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哲学的"现实性"概念.其内涵是,以实体的抽象形式去先行规定现实世界的丰富内容,并由此演绎出以国家的普遍目的去预设市民社会本质的先验法哲学.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因为颠倒了"本质"领域与"现实性"领域的真正关系,而他辩证法的"交互-中介"特性却又无法调和两极间的根本对立,这就造成了黑格尔"现实性"概念的本质缺陷.恩格斯虽然把握了黑格尔"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但他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错误理解为某类线性知识发展观和自然科学式的渐进真理.实际上,黑格尔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近代笛卡尔以来的自然科学和几何学式线性认知论的真理观--圆圈式的认识论.真理的理念作为一个在历史中让精神不断自我显现的过程,构成了历史与认识之间的螺旋上升和循环.黑格尔的本体论虽然加入辩证法的否定性因素,但是其内涵依然是本质决定论,但他的知识论却以反向运动的过程来揭示本体论的能动性,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结合了自己本体论与知识论正反运动的双向进程,黑格尔已经不再是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意义上的实体决定论.  相似文献   
13.
信仰的一般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历来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 ,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 ,其动力效应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一致。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制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夯实党的意识形态基础 ,是当前我党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2):81-86
"Vor-Schein"是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美学的核心概念,其中译有多个版本,普遍译为"前假象"。作为真理的显现,它是与现实相关涉的本质世界图像的抽象中介。布洛赫赋予前假象以"尚未"维度,使其具有超越的"趋势-潜势",从而使之与表象和假象相区别。在文学与艺术中,尚未形成的客观事物显现为一种到处寻求自身的事物,因此,文学与艺术不仅是前假象的载体,同时本身亦作为前假象而存在。在可能性的现实主义中,前假象以其预先推定的愿望图景,展现文艺的乌托邦功能,从而使其成为建构性的意义生成机制与可能性的实验场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消灭家庭”思想包含着三重维度,从宗教批判维度看,世俗家庭是“神圣家族”即宗教世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消灭“世俗家庭”就是消灭使宗教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使单个分开的家庭经济成为必需品,“消灭家庭”需要在变革生产方式基础上消灭家庭作为经济单位的属性;从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关系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所产生的家庭关系是私有财产关系即支配关系,“消灭家庭”这一思想需要消灭家庭中的剥削压迫,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并不是指消灭家庭这一制度,而是要推动家庭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指向是在生产关系变革、家庭关系变革基础上人的关系的重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并不相悖,现代家庭建设正是“消灭家庭”的实现过程,只有正确把握“消灭家庭”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家庭建设的关系,才能构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家庭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供了一种关于现代理想国的原则框架.这个现代理想国继承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精神.但由于它与一种新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它便不再是一种"空虚的理想",而是一种理念得以在其中安家的现实.它实现了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统一.然而,这一新的理想国也隐含着使个性消失的危险,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封闭对新的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8.
在后现代仿真语境中,看到传统的文学现实性理论之弊端是必要的,认清它的形而上学依据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理论之用应该只在于其方法论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各种角度去理解文学,理解文学所展示的无边的生活与复杂的人性.让理论走下神坛,让文学亲近多彩的生活世界,同时,还要为文学向我们展示可能的世界留有一方领地,这是每一位文学研究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西方语气研究中的"现实性现实性"理论分析英语虚拟语气、英汉几种疑问及日常应酬的应答方式、汉语语气词的使用以及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可以看出英汉语气系统宏观上的一大差异:英语语气的现实关照性与汉语语气的交际关照性.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7,(1):117-122
人的存在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当代社会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的存在呈现这样的变化:物化分化了人和物,只有以人的目的来衡量人,才能重建人与物的统一;人的基本行为原则,使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人的存在状态呈现不确定性;人们的生活具两个向度:现实性和可能性,只有包含可能性的现实性才是有未来的现实性;虚拟世界占据了人的时间,但只有和现实世界相连才能被人拥有;当代社会,固定的“家”放不下变动的心,无论回家还是离家,人都在寻找心安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