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尽快制定考试法律法规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必然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一方面,应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现行的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另一方面,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立统一的考试基本法。  相似文献   
62.
21世纪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世纪。作为研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的历史科学,在受历史进程强烈影响又积极作用历史进程的互动中,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其获得的辉煌成就在中外史学史上将形成一座高峰,以其鲜明的现实性、多样性、区域性、时效性、国际性展现在中外史学界。  相似文献   
63.
温权 《晋阳学刊》2014,(2):72-76
别尔嘉耶夫作为俄国"白银时代"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核心总与人的存在、价值、自由等范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重要的是,别尔嘉耶夫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又引申为对"现实性"的反思。同时,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对"现实性"概念的界定也被给予高度关注。因此,以二者对"现实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范式为切入点,就能在建构二者对话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别尔嘉耶夫的思想,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在"现实性"概念上的深刻指向。以此为契机,又可获得反思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4.
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而南疆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南疆民族地区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五地州,包括阿克苏、巴州、喀什、和田和克州,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体的区域。笔者主要是从南疆跨越式发展的逻辑性和现实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南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兴盛发展的官场小说,其存在价值在文学批评界一直评价不一。本文从理论界与作家自身对官场小说的不同评价入手,分析官场小说作家自身的认同感与社会的认同感存在差距的原因,强调官场小说的价值在于它的现实性和启蒙性。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科学的客观实践性在于能够正确反映现实,适时切合现实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的内在合理性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与历史观,实现了理论、历史、现实的内在的逻辑统一,具有现实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科学的客观实践性在于能够正确反映现实,适时切合现实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的内在合理性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与历史观,实现了理论、历史、现实的内在的逻辑统一,具有现实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68.
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后,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和讨论犹太人问题过程中,逐步探索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全人类解放的问题。此后,马克思由宗教批判转变到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政治的批判,逐渐形成了实践的观点,认为犹太人的解放只有在人的解放后才能彻底实现,只有革命才是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实践途径。哲学批判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实践道路的普适性转变标示着马克思哲学新的起程。  相似文献   
69.
无私、奉献、利他等无疑是道德原则,公平、公正、等价交换、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等同样也是道德原则。道德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现实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道德的两个不可分割和偏废的维度。否定道德的超越性,把道德原则仅仅局限于现实的利益和关系层面,会使道德原则因缺乏张力而软弱无力;离开现实性的基础,片面强调道德的超越性,会使大多数人难以认同和奉行,造成道德原则的虚无和无效。因此,坚持现实性和超越性统一的道德原则,既是道德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解决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0.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关于学术性和现实性的三种叙事,分析了这些叙事的由来及其焦点,指出学术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之所以成为问题,既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理论自身的原因.最后强调,学术性总是在对现实问题的处理中展现的,而现实性总是需要某种学术化的处理才成为现实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