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二元性在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中重复出现,并且不断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复,这既是诗人创作的特色,也映射出了诗人的人格特质及敏锐的本能意识。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诠释普拉斯诗作的二元性发现,诗行中二元意象是诗人矛盾个性及死亡本能与生存本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内在矛盾张力指向生活和社会压力的情感宣泄。  相似文献   
22.
原型范畴理论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海明威的作品相结合研究发现,虽然《印第安营地》创作于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早期,反映了年轻时期的海明威对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范畴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才帮助海明威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将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不断拓深,创作出了诸如《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经典之作,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印第安营地》都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23.
智珠     
  相似文献   
24.
荀春荣 《中华魂》2008,(8):30-30
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不过短短80秒的时间,就把成千上万的生命埋入了废墟,使无数的住房变成了瓦砾。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在那生与死的较量面前,我们的祖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考验向世人表明,我们的党是与人民心连心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25.
吴官正 《今日南国》2013,(10):48-48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相似文献   
26.
什邡市红白镇劳动保障所所长江发荣在院墙被震垮前的一瞬间,舍生忘死,奋力推开身边的群众,把生命留给了他人,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生与死的关头,在特大地震的考验面前,展现了一个基层劳动保障干部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采。  相似文献   
27.
《山西老年》2020,(2):28-32
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半个多世纪,无论顺境逆境,他选择淡然处之,将英雄过往尘封在沧桑的记忆中。95岁高龄,在新中国喜庆70华诞之时,他又一次挺直脊梁,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军礼。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兵张富清。  相似文献   
28.
墨家主张“兼爱兴利”,但在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天下凋敝,民不聊生,何来之“利”?其一得抿除战争(除害),故主张“非攻”,其二乃开展民生方面的节流,故提出“节用”“节葬”,主张“崇俭去奢”。当今全球文明地区无不积极推展绿色科技,然而,如果无法有效消弭破坏源(除害),又如何可能真正兴利?本文即欲由墨家“节用”“节葬”的论点及当今时代的具体作为,省思当今“人口”“劳动力”“殡葬”等相关问题,寻得解决之道。关于“节用”方面,除了衣、食、住、行的俭约外,提出“人口”和“劳动力”之问题。关于“人口”,在于如何藉由各个方面的节度以达致人口的增长,今之人口问题不在于量而在于平衡;而关于“劳动力”,则在于如何付诸劳力以展现最大效益。在“节葬”方面,主要在于“仁者之为天下度”以及“孝子之为亲度”两原则下的思考,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厚葬久丧”则主要在于土葬对土地资源的消耗,现在虽有朝向火葬后存放灵骨塔之趋势,但强调人文自然关怀的自然葬法是否更符合殡葬的意义以及当今的现况?  相似文献   
29.
1948年11月,我在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83团1营3连2排4班当战士。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11月6日至22日)最后的两天战斗中,我曾趁黑夜冲进敌人飞机场,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虽然至今时隔60年,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30.
清代学者赵翼曾评论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持,以成鼎足之势”。在东汉未生与死和血与火的较量中,得以胜出而雄霸一方,善于选才用人是关键所在。三国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曹操。在其“唯才是举”人才理念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