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8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1896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790篇
人才学   257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5973篇
理论方法论   1020篇
综合类   11938篇
社会学   1323篇
统计学   345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590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1012篇
  2014年   2102篇
  2013年   1685篇
  2012年   1579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641篇
  2009年   1589篇
  2008年   1732篇
  2007年   1142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虽然它的思想起源超出了人类学本身的发展历史 ,但是作为一门学科 ,它的确立和发展与美国人类学息息相关。生态人类学从自然看文化的视角到从文化看自然的视角的转变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人类学史  相似文献   
82.
论生态伦理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生态环境的破坏 ,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已不是出于科学上的无知 ,而主要是源于道德上的沦丧。因此 ,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生态伦理道德观 ,是在解决世界生态和环境问题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伦理道德观 ,其核心是人地公平 ,尊重自然 ,真正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 ,才不仅有可能改善环境 ,使迟迟得不到控制的环境恶化趋势被有效遏制 ,也才能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拯救人类自身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生态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规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工具生产力把生态系统视为征服的对象物,结果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劣化,特别是在工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就把地球生态系统糟蹋得面目全非,致使地球生态系统危如累卵;而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力规则把生态系统视为生产力之父。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优先规律不仅是生产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且是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人类必须尽快走出长期固守的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培育生态文明新观念,切实保护生产力之父──生态。  相似文献   
84.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经济综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经济综合管理。这是由于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结合而成的城市生态经济大系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这三个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本着同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加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的观点,按照生态经济理论搞好城市生态经济规划  相似文献   
85.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接受类型有三种:娱乐式、赏评式和文学教育式。娱情悦性式的文学接受反映了这一时期重娱乐、重性倩的文学思潮,它由建安时期的崇尚自我表现发展为南朝时期的追求感官刺激;清赏品评式的文学接受由品鉴人物和山水的风气发展而来,它注重揭示作品的审美特征,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文学教育式的文学接受是当时重文风气的产物,它注重培养文学修养、指导创作,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86.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商业化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对处于知识经济萌芽阶段的我国,应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财政投入、信贷、价格、耕地使用、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于政策上对农业适度倾斜,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对世纪,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7.
美国当代生态诗人弗瑞斯特·甘德在其唯一入选《生态诗人和生态诗歌》的诗作《南部弗吉尼亚野外指南》中采用杂糅地质学等学科术语和后现代诗歌审美表达的实验手法,将地球律动、自然演变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交织,创造性地呈现了人与自然由失调的变奏曲到和谐的交响曲这一微妙变化。甘德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诗学阐释:首先,诗中呈现的自然遵循着自身休养生息的节奏,体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而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自身的价值,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保护自然;其次,“生命共同体”理念并非是回避人的主体性,而是倡导减少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劫掠,适度地利用自然;最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失调走向和谐,最终走向重生的历程,预示着我们只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保护自然,使得人和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拥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甘德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利用自然,与儒家“天人合一“”和合”理念倡导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88.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探求文明并谋求发展进步的历史。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推进,当今世界遭遇严峻的生态难题与文明发展“困境”。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依共存、和谐共赢、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与持续繁荣的社会文明状态,而且是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变革的文化伦理样态,彰显出特有的伦理自觉性、生态持续性、整体有机性与和谐共生性。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继承与生态化的反思和超越,也是拯救自然并拯救人类自身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89.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激发经济活力及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机制保障。在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阶段,通过市场机制力促区域生态产品价值的不断增值是实现生态富民极为关键的要点和抓手。政府需要积极深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促进绿色金融家的形成与不断涌现。文章从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增长研究视角介入,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从理论上探寻共同富裕与生态福利的辩证关系,根据“增长极限说”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辩明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的互动和协同。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生态富民能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及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形成契合点,并据此提出我国实现生态富民的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   
90.
刘超 《南都学坛》2006,26(6):106-107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以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三大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受资源制约,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地影响着我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快转度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河南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之间的尖锐矛盾,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