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230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会阶层人士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践行“两山”理念,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有利于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形成“两山”理念的共同体意识,但是存在组织困境和嵌入困境。增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两山”理念意识,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践行“两山”理念的合力,需要构建“两山”理念的意识形态框架,夯实新社会阶层的合力,促进新社会阶层人士认同与践行“两山”理念。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与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新型社会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阶层队伍的扩大,新社会阶层开始要求并实现一定的政治参与,以表达其阶层意识和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和正确引导,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在自身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步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由于他们参与政治的根本动因是追求其经济利益,目前参政渠道又不够畅通,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功利性、不合法、非理性等特点.因此,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途径,引导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质量以物质财富为基本衡量标准的时代,收入的高低,事实上已经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好坏。明代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构成,大抵可以分为基本收入与额外或业余收入两大类,且呈现出极强的社会等级性。基本收入是明代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维系家庭生计的基本物质保障;业余收入主要是指基本收入之外的额外收入。在基本收入大体稳定的情况下,生活质量的改观,无疑有待于业余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时代的进步。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促使中国共产党应加强统一战战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做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新思路,以赢得新社会阶层的认同、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论金朝女真族的社会阶层流动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朝女真族社会阶层的流动,主要是指金朝女真族、奴婢地位的升降变迁和猛安谋克户分化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时,金朝统治集团应对社会阶层流动的政策包括了顺应历史趋势和阻碍女真族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形成农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60%以上的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心在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因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塑造出3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教养、性格气质迥异却具有依附男人而生活、靠男人的追逐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共同特质的女性人物。这种特质表明了这些女性人物的生活模式以及意识领域中的腐朽寄生性,折射出"爵士时代"的女性心理结构及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等教育机构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长.这要求我们对女大学生成长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基于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群体的社会性别意识水平发展不均,存在着对女性能力持负面评价的现象:女大学生在参与同龄群体活动的方式上与男性存在差别;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仍然面临着向上流动的障碍。对此。建议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师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性别平等培训,反思甚至重建高等教育的学习模式和氛围.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