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1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7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01篇
理论方法论   330篇
综合类   2927篇
社会学   400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51.
新中国成立前后,数千名中国学人被迫滞留在美国,形成滞美学人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美国政府不同机构根据中美关系发展的形势,在不同阶段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政策。中国抗美援朝前,中美关系尚未“尘埃落定”,美国国会和国务院为宣扬美式“民主”和“人道主义”,通过中国学生紧急援助项目对滞美学人进行资助,并鼓励其回国。中国抗美援朝后,美国开始全面遏制中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纷纷阻挠、刁难并最终禁止自然科学类学人回国,同时国会也出台一系列移民法和难民法,旨在变更滞美学人政治身份。日内瓦会议前后,中美关系暂时缓和,美国国务院和移民局转而将滞美学人作为谈判筹码,胁迫新中国交换被其依法扣留的美国人。1948—1955年美国政府对中国滞美学人政策的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复杂性,亦折射出美国对华教育活动的政治化倾向和美式“人道主义”的虚伪。  相似文献   
752.
人通过“居住”建立起自己与居宅、身体、生活、家人、邻人乃至天地万物的关系。人们如何认识居住与自己的生命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现实的居住条件,如何追求理想的居住生活,并在居住生活中建构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这些构成人类的居住价值与居住价值观。在这样一个赋有进阶性的价值谱系中,人们对共居、善居和美居的价值追求及其所凝结成的居住价值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共居奠定了人类社会的价值根基;善居则为生活世界的巩固与持续发展提供价值的中枢;美居则在更高的精神价值层面,将生活世界提升到一个诗意栖居的境界。三者体现并促使人类不断追求一种既浸润生活伦理要义又彰显生活伦理神韵且不断追问“生活世界”意义的居住价值体系,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并创造富有价值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53.
民族唱法声腔美最基本的艺术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字正腔圆”的歌唱语言;二、灵活多变的发声与共鸣;三、声情并茂的二度创作。这三重因素决定着民族唱法的艺术效果。演唱者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吸取古今中外成功的演唱经验与技巧,从而达到最佳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54.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与美国开展交往始终是其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识都曾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多次磨合。九十年对美交往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使得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以斗争促合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客观认识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上制定务实稳妥的政策,加强双方的交流对话以增进互信,拓展对美交往的渠道。而美国则需要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重大关切,调整心态,接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相似文献   
755.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主体,是诗歌美的集中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在韩汉诗歌翻译中,要根据语境选择精美的词句,或增添、或删减、或替换,要忠实地转达原作的文化意象,渲染情感,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756.
王弼的自然说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自然说不仅有关于自然本质和关于自然道德律的探讨,而且有关于治乱除暴、建立理想社会的分析,涉及到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是王弼自然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它终结了以感应说为核心的汉代自然审美意识,开启了以我为主、主客体相互交融的魏晋自然审美意识。以自然事物为审美对象的时代思潮在魏晋日渐形成,在所有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中,对人自身之美的发现和课美(审美)成了一种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757.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向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些援助既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的延续,又是冷战形势下美国从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出发把台湾当作特殊的反共基地的结果。美国的军援加强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稳固了台湾当局的统治地位,因军援和军援停止后的军售而形成的美国与台湾之间的特殊关系,对中美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8.
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759.
白居易的花木审美发展了传统的"比德"方式,影响了周敦颐的"中通外直"之说;重视"美刺兴比",寄寓政治批评、民本情怀;在花木审美中融入了人生感慨、友朋酬和;极大地拓展了审美范围,"发现"了白色花、紫色花、南国花、村野花,白莲、杜鹃等许多花卉经白居易而扬名.白居易的花木审美是在中唐的社会思想背景之下展开的,同时又具有范式效应,在中唐以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60.
陈屹 《船山学刊》2011,(3):15-19
萧萐父以"破块启蒙"、"六经责我开生面"为主旨切入船山哲学,以气本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气化流行的自然史观过渡到理势合一的人类史观,归结于创造"积而成乎久大"的人文世界,突出船山哲学"首重人极"的人文主义性质,彰显其人格美,视船山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