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藏存在大量的放生羊,高原牧区的“放生羊现象”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西藏的放生羊整体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半放生式(Ⅰ类)、全放生式(Ⅱ类)和精神伴侣式(Ⅲ类),以半放生式为主。现实生活和地方知识是放生羊现象存在的基础,在新境遇下,二者之间的张力值得高度关注。我们应本着提升地方福祉原则探索放生羊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32.
33.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时,丈夫是否享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一问题本质上是夫妻生育权利冲突时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行使逻辑问题,应被放置在权利冲突理论下重新审视。权利的阈值理论可以为探究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行使逻辑提供融贯性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两个核心问题,即权利的阈值划定问题与被压倒权利的救济问题。根据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阈值划定标准,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压倒男性生育自主权与生育知情权具有道德可允许性。对于男性被压倒权利的救济问题,根据强关联性原则与强威慑性原则,女性不应承担因压倒男性权利而带来的牺牲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34.
福祉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自开展对福祉的研究以来,学者们对福祉的概念、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有价值的探索。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对福祉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福祉研究的深入发展。基于此,未来福祉的研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强福祉的概念框架和理论研究;拓宽福祉研究的视角,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展开福祉的跨学科研究;福祉研究方法向系统化、定性定量化、综合化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35.
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研究,如果本着一种客观、严肃的理论态度,必须先行澄明其立论和论证逻辑的理论前提设定和价值目标吁求。目前,学术共同体尚缺乏基本的人类学立场和应有的普世情怀。面向未来的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研究,应将全人类的福祉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特质和终极追求,并敦促全人类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36.
包容性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实现包容性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运用Hamilton优化模型,将社会资本纳入生产函数和积累方程中,同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特征设定模型参数值并进行数值模拟,从数理上揭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并探究社会资本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社会资本促进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强调"社会包容"(民生福祉)和"生态包容"(环境质量);社会资本对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通过培育广义人力资本、激励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影响包容性增长;社会资本的网络和信任维度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规范维度的正向影响还未完全凸显出来.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高质量发展,丰富拓展社会资本和包容性增长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7.
建设福祉社会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目标。教育作为社会福祉的一部分,既是实现福祉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教育福祉化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却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福祉日益发达的必然结果。教育福祉化时期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与城市共同协调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等值不同质的现代生活。以等值不同质为取向增进农民福祉,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树立大资源观,以增量资源为杠杆激活存量资源,构建平等、互动、共福的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39.
随着地方理论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个体福祉的广泛关注,地方与福祉的关系成为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旅游中如何提升游客福祉水平,构建目的地的地方意义,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昌黎碣石山为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地方意义与游客福祉之间的关系,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游憩、情感认同等多个方面的地方意义出发,探究对游客福祉包括游客身心健康、环境与安全、人际关系、知识拓展和基础设施5个维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地方意义对游客福祉影响的模型。通过研究旨在为当地旅游管理和发展提出相应建议,创造和挖掘地方意义,提高游客福祉。  相似文献   
40.
幸福研究促进人本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再次走向统一,呼唤以物为本的财富观向以人为本的幸福观转变,推动国民福祉的人本价值回归,从而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衡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