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文章选取我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观测单元,基于多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6—2021年国民福祉水平,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国民福祉水平的动态演进过程、相对差异及差异来源进行研究,并运用收敛模型对其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间,全国与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福祉水平均稳步上升,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国民福祉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2)国民福祉水平的总体差异有所扩大,且组间净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及各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72.
城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主观福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瑜  王非 《中国劳动》2020,(2):31-43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在于服务供给不能有效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描述了城镇老年人对各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需缺口现状,分析了各类养老服务需求度及需求满足度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了养老服务需求满足度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广泛需求,但养老服务的供给普遍不足,而且需求率相对较低的服务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年龄较长、健康较差的老年人更需要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类服务,而年龄较轻、健康较好的老年人则希望获得更多居住环境类的服务;收入越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大,养老服务的需求满足度也越高.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可以显著增进老年人的主观福祉,包括社区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基于上述结果,本文对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3.
利用跨越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考察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与“不照料变为照料”显著提升了老年人行为能力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与“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健康自评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低/高强度照料”与“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显著降低了其抑郁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结果反映了低龄老年人适度隔代照料有益于其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的发展,揭示了这一影响根源在于其自身年迈的父母角色与其作为隔代照料者的“父母”角色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4.
改革看点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12-12
正1赵克志: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需坚持"四个导向"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近日强调,必须坚持发展导向,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抓改革;坚持为民导向,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生活质量、让百姓得实惠抓改革;坚持环境导向,围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发展环境、提升人文环境抓改革;坚持创新导向,围绕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体制机制抓改革。  相似文献   
75.
76.
77.
城市规模战略之争本质上是城市发展的价值导向之争。基于"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从福祉视角出发探讨城市规模的发展导向问题;结合福祉理论和城市经济理论相关观点,构建城市福祉评价指标测度中国城市福祉状况,并利用2006~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城市规模与城市福祉的关系,结果发现:(1)近年来,中国城市平均福祉水平不断增进,城市之间的福祉差距略有扩大;(2)城市规模通过集聚经济与拥挤效应影响城市综合福祉,城市规模与城市福祉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3)当期城市规模与滞后期城市福祉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城市福祉通过吸引人口迁入促进城市增长。基于此,城市规模战略应该以福祉增进和福祉均等化为导向,大城市重点发挥集聚经济优势、降低拥挤效应,中小城市则以社会平等、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城市规模外生的福祉增进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78.
正财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财政强则国强,只有在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下,经济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才得以进步,人民福祉才能得以改善和提高。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地方财政的强弱直接影响国家财政的实力。本文以通辽市近四年财政收支情况为依据,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收支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得出通辽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级市财政收支相关效果,从相关效果中对通辽市今后加强财政发展提出了  相似文献   
79.
鞍山要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市民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让市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形成重教育、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社保体系完善、人民脱贫、医药卫生体制合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治理体制,把鞍山建设成为一个优美、公平和活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80.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民生价值取向已成为社会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对我国当前发生需求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为我国民生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