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4538篇
劳动科学   248篇
民族学   320篇
人才学   781篇
人口学   172篇
丛书文集   4279篇
理论方法论   936篇
综合类   9600篇
社会学   2302篇
统计学   83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1271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2268篇
  2010年   2157篇
  2009年   2247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1577篇
  2006年   1420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699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杂性是世界的客观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 ,复杂性思维方式将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形式。偶然性在自然界中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 ,世界上存在着一类“绝对”偶然事件或内在随机性。  相似文献   
22.
本文针对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从认识论角度探讨素质教育多层次理论与相应实践层次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转化的问题 ,从而揭示了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桥梁作用 ,并进一步指明了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具体方法 ,及其对加快素质教育理论建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培根的《新工具》一书的研究,本文认为,培根所提出的认识论应该是科学主义认识论。因为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复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哲学认识论研究。因此,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培根所提出的这种认识论将当时哲学的思维方向转到了认识问题的研究上来,开创出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四川社科界》2005,(8):14-14
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党校,省属学会,各市、州社科联和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25.
今天是“一二·九”运动六十九周年纪念日,借这个机会,我想给同学们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叫“中国之谜”;第二个问题叫人的全面科学发展;第三个问题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相似文献   
26.
关于元评估     
本文阐述了元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并对元评估活动所依据的原则 (客观性、整体性 全面性、综合性 )、应遵循的程序和采用的方法 (元研究方法、系统方法、评价方法、模型方法 )作了系统论述。元评估活动将对提高各级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推动社会各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与自然界协调而持续的发展作出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7.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专业设置过细、过窄 ,文理工各科学生的学习内容泾渭分明 ,从而导致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知识面不广 ,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缺陷。进入新的世纪 ,我国高等学校必须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使高校毕业生在人文知识素养和自然科学知识两个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28.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心理学形成以来 ,西方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论在心理科学的发展中有其贡献和局限。通过客观、发展的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演化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 ,发现建构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是极其必要的 ,而且更具有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9.
病科学     
从道家的“有”“无”出发,对科学与不科学及科学好与科学不好相互关系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