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穆天子传》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术价值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尚存在多种不同说法。以成书年代为例,总体说来大致有四种说法:西周说,春秋末战国初说,战国说,汉以后伪作说。但诸家之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先秦典籍成书年代的确认,应当从整体上把握,而不是纠缠于个别的字(词),应放在动态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而不是模糊年代的阐述,我们也更要注意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这样我们才可能比前人看得更深刻一些,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成书时间。  相似文献   
42.
王洪涛 《社科纵横》2002,17(4):53-55
《穆天子传》是汲冢竹书中唯一得以完整流传的古籍 ,对于它的性质 ,千百年争论不休。本文试图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把研究的情况 ,略分为四个时期 ,六种类型。重点对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果稍作述评 ,以求能对《穆天子传》的研究有点贡献  相似文献   
43.
《穆天予传》的域外研究,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自19世纪末到上个世纪前半期为缓慢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域外研究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文化阐释的失效。二是文化阐释的失态。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本土学者对《穆天子传》的研究重点由种族民族、史地问题逐渐地转向了对于《穆天子传》文学文化价值的探讨,域外的《穆天子传》研究不仅与之相呼应,而且往往能够不断地切入新的视角,呈现出有效的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可喜局面。这一时期的研究也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穆天子传》作为虚构文学作品的性质似乎随着研究史的发展而越见重视;二是跨学科研究的新方法的引入。  相似文献   
44.
明嘉靖至万历时期,以"舆论领袖"王世贞为代表的阅读公众初步形成,他们以荐读、研究、创作实践等方式迅速推动着《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掀起了知识分子阅读、讨论的风潮。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主要源于皇帝对道教的推崇、西王母信仰的兴盛及明中后期发达的印刷业。在《穆天子传》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传播偏向,一是以复古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白云谣"诸篇章并将其应用于诗歌革新,二是经知识分子再创作的穆天子故事杂糅西王母仙迹而普及民间。两个偏向又重合于周穆王见西王母事件,使受众产生《穆天子传》的主题就是写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文学史的撰写和当代人对此书的认知。  相似文献   
45.
樊荣 《殷都学刊》2012,33(4):62-64
“汲冢书”是西晋时期在战国魏王墓葬中发现的重要文化典籍,在黄河文明传承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系统研究汲冢中所发现的文化典籍与文物,去伪存真,能为黄河文明传承创新做出贡献的学问,可以统称为“汲冢学”.文章通过介绍“汲冢书”内容,分析“汲冢学”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探讨了“汲冢学”在豫北所具有的独特性、地方性、创新性和学术性特色,同时对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促进黄河文明继承创新,加强高等院校历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民俗学、旅游学学科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周书灿 《学术界》2024,(2):192-199
1938年,杨宽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对于《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故事演变的分析,颇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参考价值。1996年,杨宽先生写作《〈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一文时,并没有放弃“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但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在学理上呈现出诸多矛盾。杨氏关于《穆天子传》的“真实来历”,“周穆王西征史迹的真实性”,“《穆天子传》所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的信古倾向,反映出其学术思想呈现一定的倒退之势。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天穆社区的实地调查,分别以年龄和职业两种分类研究方法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天穆社区老年人群体、中青年群体、党政部门的干部、工商业者和宗教职业者等不同人群的宗教生活状况,深入剖析了天穆社区不同人群对宗教活动的态度,探讨了该社区不同人群宗教生活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48.
卷首语     
正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上古西玉东输玉石之路山西道考察",作为西部玉石资源进入中原的终点,有一新一老两条路线,即史前期的水陆黄河道与商周以来的陆路雁门关道。后者体现于《穆天子传》的叙事,视为文学而未被学界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两次对"玉石之路山西道"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挥文学人类学的大传统理论和四重证据的新研究方法,希望通过新材  相似文献   
49.
《穆天子传》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天子传》是一部颇为珍贵的历史地理文献与优秀的文学作品。清代以前的学者主要对其进行了文字校注和诠释工作 ,由于学术界对其价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关《穆传》的研究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民国时期 ,《穆传》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已较为科学 ,在史料分析与理论概括方面均有所建树 ,但由于受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影响 ,有的学者对《穆传》的研究也存在诸多方法和理论上的缺陷。建国后 ,《穆传》研究工作全面走向深入 ,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与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使得《穆传》研究日臻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古代小说始于何时何作?说法不一。作者指出,产生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既非福州,也非传说,而是一部以周穆王巡游为题材,模拟编年史书休式的叙事文学作品,虽然粗略简古,却具有虚构性,夸诞性,人物形象意向化,结构蕴含凝聚力和艺术张力等多种小说品格,富于理想的浪漫色彩和大气磅礴的史诗风貌,是我国小说的初生儿和开山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