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415篇 |
理论方法论 | 36篇 |
综合类 | 511篇 |
社会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赵子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学校、科举制度是明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不仅对教育制度、取士方法、官僚构成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与学术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明代的学校、科举制度作为高度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下的产物,以绝对统一的程式取士,禁锢思想,形式与内容上趋于僵化贫乏,不利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但同时学校、科举制度的推行,读书人数增多,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2.
刘松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司马迁与汉代经学之间有着复杂关系。汉代经学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天人政治观、经学历史观、经学伦理观等层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著述动机,集中反映出司马迁对汉代经学的整体性超越。 相似文献
93.
《礼经学》为清末礼学大师曹元弼受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所托编纂的经学教科书.张之洞嘱托曹元弼著《礼经学》,欲以传统礼仪达到收挽民心,强学力政,抵御外侮之目的,仍是“中学为体”政治思想的表现.此书为曹元弼广采众家学说汇编而成的教科书,其主要内容多取自别家,其中张惠言《仪礼图》即其所引书之一.张惠言为乾嘉时著名经学家,精研易、礼之学,《仪礼图》为其礼学代表作.此书为图解体,曹氏《礼经学》之图表多引于此.曹氏引张氏礼图,因其礼图绘制切合经义,图文精审,优于前人.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师承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出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朗,但真正解决仍需时日.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术主体的思想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廖平的经学思想,我们对廖平的经学思想的认识才会更为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95.
张淑焕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55-57
汉代是经学繁盛时期,又是封建正统史学形成时期。经学的发展对司马迁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而影响又是多方面的。经学的发展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观念和《史记》创新体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
吴从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90-93
汉大赋描写具有繁琐的特点,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汉代经学繁琐风气影响的结果。通过对汉代经学发展过程和汉大赋创作情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汉大赋描写繁琐的特点是由赋重铺陈的传统、汉人重认知功用的赋学观、赋作家的创作心态以及时代审美追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7.
景海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16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构建是面向21世纪的中西哲学走向对话与融通的具体路径之一,如何理解现代文化中的经典现象与古典意义上的“经”及其学术,是进入中西差异、古今交错之复杂的经典观念丛林的第一道门。文章以儒家经典诠释的相关线索为例证,探讨了经典的流传性及其作为活的思想源泉的本质特征,对经典的意义如何实现扩展以及典范转移的问题、经典所具有的恒常性与时代转换问题等,均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传统经学与现代诠释学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戴震治诗时遵循“思无邪”宗旨,采取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等方法,其说诗观点与《孔子诗论》相侔之处较多。戴震诗经学瑕瑜互见,客观性考证使其治诗态度较为公允,囿于传统使其治诗思想呈现出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
马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1)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分别在小说论、词论、戏曲论三个领域消除了经学眼光 ,尝试了新型的文学批评模式和文学研究方法 ,其基本思路、价值体系和主要术语 ,都已凸现出“后经学”文论的特征 ,成为中国文论走出经学时代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0.
陈维昭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被当成各种属性的文本,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被接受,而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红楼梦》的阅读现象都呈现出一种边界性。这根源于文本《红楼梦》的边界性,它本身具有小说学、经学、朴学的因素。这种边界性正是红学的生机之所在。边界性不等于混乱与无充,从方法论看,红学具有两个世界;事实还原的世界和意义诠释的世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