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101篇
民族学   169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226篇
丛书文集   1104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2076篇
社会学   434篇
统计学   24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理论贫困”和价值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因此,要创新经济理论,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阶级(层)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总结当代国际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新经验,借鉴现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率先创新作为经济学基石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982.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获得的统计资料 ,描述了开封市城镇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再就业工程的进展情况。文章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 ,开封市目前城镇人口贫困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贫困人口生活困难 ,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岗和生活负担重。文章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为政府提出了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措施 ,为政府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3.
根据失业理论,影响职业稳定性的主要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通过构建OLS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摩擦性失业主要源于较高的职业搜寻成本,而结构性失业主要源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研究显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职业稳定性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过调整显著变量,可以提高职业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984.
《贵州统计》2009,(3):88-89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中国自2009年提高了扶贫标准,但是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依然难以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985.
还是因为搬家,把从书架深处翻出的<现代经济词典>重新浏览一遍,心中生出许多感触,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  相似文献   
986.
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农村家庭增收致富,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数据,首先利用A-F方法从收入、教育、健康、资产、住房、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主观态度八个维度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剥夺得分进行测度,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倾向匹配得分法实证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其次,将流动的劳动力是否有资金汇回纳入分析框架,进一步佐证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再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社会资本减贫机制。最后,利用面板随机Probit模型从单个维度分别探究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无论流动的劳动力是否有资金汇回,劳动力流动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且具有稳健性。(2)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扩大其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声望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3)劳动力流动显著缓解除教育以外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但加剧了社会保障及主观态度维度的贫困。(4)劳动力流动增加了低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家庭及中年期、老年期农村家庭陷入社会保障维度贫困的概率,降低了青年期家庭陷入社会保障维度贫困的概率,增加了中、...  相似文献   
987.
文章考察了4个省份4个县400个农户因病致贫和健康扶贫情况,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和评价健康扶贫效果的脆弱性,认为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效果较好,脱贫成果面临因病致贫返贫的挑战。以救助为中心的健康扶贫政策是近年来贫困地区摆脱因病致贫的主要措施,但从长期看,健康扶贫应从以“救助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着力于培养贫困地区农民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988.
智能时代,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双重特征的数智技术进步,催生了政府在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领域的新发展。本文从数字政府建设的分析视角出发,阐述了其赋能治理的三重内在逻辑,即区块链技术、平台建设及数字管理在促进治理透明化、高效化、精准化中所彰显的技术逻辑;有效整合各项社会制度及增强组织韧性所蕴含的制度逻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治理理念所凸显的价值逻辑。此外,审视当前的治理现状,仍存在技术、组织、主体上的困境,制约着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进程。为此,通过持续发展数智技术,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提高农民接受度,培育数字精英人才五个维度来促进数智赋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9.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国民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部分中高收入国家,这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作为医疗卫生中的重要子系统,医疗救助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我国医疗救助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以来三个发展阶段。历经70余载,我国医疗救助事业在提高资金投入比例、扩大覆盖人群范围、完善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效率和深化救助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应看到,由于我国医疗救助事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资金筹集水平较低、救助标准地区差异较大、救助法规建设滞后、救助存在排斥现象等问题。因此,未来应从完善救助资金筹集方式、缩小地区间救助水平差异、加强医疗救助法规建设、改进救助对象识别方式等方面着手,推动医疗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0.
数字经济通过降成本、可达性、信息完备、服务灵活等优势促进普惠金融政策的深化,助推改善相对贫困。文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选择2011—2019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相对贫困状态的改善,但改善效应存在分布差异,依相对贫困深度呈现“倒U”型特征;(2)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相对贫困影响系数的波动幅度较大,数字化程度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3)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为相对贫困程度低的居民改善了生活状态,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极为有限,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程度最高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但与西部地区相比明显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