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64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533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对于统计违法,早就应该有狠招了!”郝康理局长的话掷地有声。将统计诚信纳入整个社会树立诚信的大环境、大系统中,让全社会给统计工作创造一份诚信的环境,营造一份纯洁的天空。统计诚信建设需要道德良知,更需要有刚性措施。  相似文献   
972.
本刊致作者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各数据库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973.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司法良知是对正义这一合法良善价值的追求,是实现司法正义的内在支撑。"摆摊打气球案"的有罪判决违背了"三常"法治观,暴露了司法人员对社会生活经验把握的极度缺乏,对世俗人情与人性的疏离,缺乏对事物基本的是非善恶之判断,是一个丧失了司法良知的判决。刑法底线是罪刑法定原则以及作为其体现的罪刑规范(构成要件)。"摆摊打气球案"的有罪判决,意味着司法人员对刑法条文的机械理解,放弃了在法律中寻找有关何谓枪支以及是否具有可罚违法性与归责可能性等概念的明确理解及其限制,处罚了不该处罚的行为,突破了刑法的底线。坚守司法良知,坚持刑法底线,才能实现司法正义。司法良知代表了法规范之外司法正义的实现路径,刑法底线代表了法规范之内司法正义的实现路径,二者分别从法规范的外部与内部共同发力,合力实现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974.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世界文明的体现。文化遗产灾害事件的发生,作为多种致灾因子聚合作用下的结果,难以避免,也是文化遗产巨灾防控法治能力不足的必然结果。巴西国家博物馆“国家不管”、日本“首里城”消防设施缺乏,以及巴黎圣母院的火灾防控能力不足等,可能被国家的投入不足、遗产修复以及遗产法典作用力有限等外观掩盖。“三大遗产火灾”事件证明,提升国家的文化遗产巨灾防控法治力刻不容缓,尤其是加强文化遗产防灾投入、完善文化遗产具体保护措施法制化保障,以及明确严格实施灾害事件主体责任,做到依法保障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海德格尔的良知的呼声表现形式是缄默,其目的是将此在从沉沦中唤醒.此在对于良知的呼声回应是愿有良知.愿有良知就是缄默的、时刻准备畏的、向着最本己的罪责存在的自身筹划,也就是决心,在此在下定决心中,此在才能找到它的本真能在.  相似文献   
978.
近代以来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学者或将日本阳明学视作“明治维新的精神动力”,或将其作为“东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第二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学者从近代化角度为阳明学赋予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是岛田虔次;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日本根本就不存在阳明学。近代日本阳明学解读的变化与日本在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既受到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又反映了日本在西方与中华两种强势文明之间难以自处的复杂心态。当代学人应辩证地看待近代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东亚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中考察东亚阳明学乃至东亚儒学的特点,从而为客观认识东亚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79.
1.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让人心变得难以直视。对此,你怎么看?测评要素:自我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王阳明的这一观点说的是,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欲望往往会遮蔽一些人的良知,让他们的心理变得难以直视。(2)其实,人有欲望是好事。正是有了欲望,人才会围绕这个欲望去努力奋斗,社会才能因此而进步。然而,过度的欲望则是个坏东西,它会遮蔽一些人的良知,让他们的心理变得难以直视。  相似文献   
980.
“良知见在”体现了良知的先在性与显在性,需要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进行讨论。良知在工夫论层面所见在的是善端,并非全体,故须人致良知以扩充之。良知是万物一体之仁,对万物的把握即是自我把握。心既是控诉者又是被控诉者,良知在流行发用中自我审判、自我省察,即“良知致良知”。“良知见在”实际上是“将理想作为现实”,即将良知显在于人伦日用,而不是“将现实作为理想”,即将当下一切经验当作良知。研究王心斋的良知见在说对深入把握泰州学派的良知思想有重要价值,也对现代人的心性修养、私德建设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