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新娘日记     
12月28日大风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试妆。一上妆才发现.自己的皮肤掉链子了!冬天干燥,风又大,我的脸起了好多皮.粉底涂不开。化妆师阿青说我的皮肤缺水很厉害,这几天要好好做保湿,要  相似文献   
172.
佚名 《伴侣(A版)》2011,(10):40-41
正3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  相似文献   
173.
在近代汉语中,"底"字做为代词和助词较早地见于魏晋南北朝文献,到唐五代时曾得到普遍使用,直至期宋金之际还常见于诗文之中。元代以后,"底"字做为代词的用法就极为罕见了,而作为助词的用法则被"的"字所替代。本文试图对汉语史上有关"底"字的用法及其研究做一简单的概述,着重从语音的角度就其来源加以讨论,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4.
《老年世界》2009,(11):39-39
德国驯兽师阿斯科尔德·杂帕司尼在柏林表演马戏时,骑着雄狮在巨大的滚轮间跳跃。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前额面部开放性颅脑损伤致前颅窝底部分缺损、脑组织突入鼻腔行一期修补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对一例前额面部开放性颅脑损伤致前颅窝底部分缺损,脑组织突入鼻腔行一期清创修补术.结果:随访3个月,患者痊愈.结论:采用前颅窝底手术入路的冠状切口,腱膜下游离皮瓣,便于修补方式的设计和修补材料的切取.用自体骨膜和带蒂骨膜瓣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增加了粘连愈合的可能性,使缺损的硬膜边缘和颅底结构易于显露,便于修补方式的设计和严密修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6.
东汉马援请通(米尼)冷道上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卷37所载马援请通尼米冷道上书屡被讲滇越交通史者所引用,却无人对这条史料的可靠性作过考究.这条史料虽未见于<后汉书>等正史,但马援在平定二征之乱后上书中央请从交趾进兵云南击栋蚕的可能性极大.为达成其愿望派员对行军路线做实地考察亦为情理中的事,而在他上书之前滇越间已有道路相通,又有前汉全国舆图和分郡地图可资利用,故在上书中描绘出一条行军路线并非难事.因此,<水经注>的这条记载应是信史.  相似文献   
177.
针对目前国内桩底压浆施工工艺方以及质量控制不够完善的现状,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的施工过程中,经过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和质量控制的补充与改进,总结出一套适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底压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从解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文化误读开始,试将马戛尔尼使华置于全球化大历史背景中加以考查。分析中英双方文化预设上的差别,及两者在礼品和礼仪上产生的不同误读,阐明民族文化应不断创新与变革,方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79.
在介绍达曼人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探讨跨国离散族群在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时,如何做出选择,并且在文化适应和族群关系调整等方面,顺应发展大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自我调整与重新定位,进而最终实现自我的国民意识和族群意识重构。  相似文献   
180.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