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31篇 |
人才学 | 12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35篇 |
理论方法论 | 20篇 |
综合类 | 433篇 |
社会学 | 80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浅论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界定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江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41-45
表现以男权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生活体系,并以孝与逆、贞与淫、善与恶为道德衡量标准来设置关目、塑造形象,具有悲剧审美特征的戏剧,是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主要特征。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的大量产生既有传统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因素,又有元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92.
汉语词"博士"的外借和返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理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5):170-172
"博士"在南北朝时已从官职演化为尊称教师的一般名词,被借入突厥语中,又被转借入了其他北方民族语.五代以后,通过汉族与西突厥、契丹、女真(满)、蒙古等民族的交往,返借入汉语.由于民族间文化交流中的取长补短作用,汉语在"博士"一词的返借中没有引入"传授文化知识的人"一义,而主要从武术、音乐、杂技等方面引入了"技艺的传授者"或"技艺精熟的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涌现了大量新词。如何将新词译成准确、地道的英语,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有及时、正确、客观的了解,是翻译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汉语新词的来源,提出了八种汉语新词英译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汉语新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95.
缪道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Z1):112-113
文章首先引用奈达(E. A.Nida)翻译的四个基本步骤,说明翻译的第一步是理解原文,然后引入"语境"和Firth对"语境",以此观点来说明在翻译中理解文化背景对理解原文的重要性.然后,讨论如何分别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段处理康德(O.Kade)认为的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语义对等关系,从而获得纽伯特(A.Newbert)提出的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96.
赵霞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2)
本文从水彩画的水韵、色韵、笔韵、纸韵以及趣味之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水彩画的艺术韵味。特别是对水韵、色韵、笔韵三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透明水彩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7.
杨世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20-23
人们常常以“食色性也”证明古人承认性爱之本能 ,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判断仅施惠于男性 ,恰恰是对女性实行压制的权威性话语 ,助成中国几千年宗法伦理制下男女的不平等。文章以古籍中的“色”指女人着手 ,分析两性所受之不同对待 ,说明女性无权“好色”及在两性关系上的被动甚至被占有的地位 ,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98.
张高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6):107-112
异质比较是借助常见比较句型对事物两种不同属性进行对比的一类非常态比较,它涉及形容词、名词等语类 探讨这一语言现象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形容词,主要从句型入手,从语义及句子内部逻辑特征着眼,归纳比较范畴这一次范畴的各种句式表现,可以看出同质比较与异质比较两者在句子结构、词义特征、逻辑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9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秦汉国家祭祀史稿》一书存在着对基本史料的误读、误用。如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史记·封禅书》所说秦国诸畤祭五色帝有误,进而判定秦不祭五色帝,汉初才确立五色帝之祀。该书将武帝时代歌颂天地合祀的《惟泰元》《天地》两篇郊祀歌曲解为单纯歌颂太一之辞,进而认为太一地位甚至高于天,这无疑拔高了汉武帝创立太一之祀的意义。在探讨西汉末年元始仪时,《秦汉国家祭祀史稿》还忽视了《三辅黄图》中关于元始仪的核心史料。此外,在阐释秦汉祭祀演变时,该书过度诠释了相关史料,夸大了秦汉东西祭祀格局之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