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易子  粟冰 《民族论坛》2004,(10):40-41
文丽娟档案姓名:文丽娟年龄:20岁性别:女出生地:邵阳隆回虎形山(现居长沙)家庭成员:爸爸妈妈、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自己经历:虎形山、龙潭、娄底、隆回、深圳、长沙警言:我最大的缺点是恒心与毅力不够  相似文献   
22.
刘目卿 《老年人》2011,(6):18-19
2008年冬,刘启后应国家民族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邀请,赴京举办《老后——花瑶文化展》。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刘启后率领花瑶民间文艺表演队,代表全国少数民族进京演出13场。刘启后还曾带着花瑶精美的裙绣挑花,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民族摄影理论研讨会”。2011年3月,他被文化部评为201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大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23.
花瑶民族的宗教观念与宗教信仰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占据了绝大部分内容,并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观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支仅有数千人之众且不断迁徙的民族,种族繁衍自然就成为花瑶宗教观念和信仰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4.
花瑶服饰的民俗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瑶得名于以精湛的手工技术而独树一帜的花瑶服饰,花瑶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汇了花瑶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已经成为花瑶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成为花瑶民族精神的象征。花瑶服饰中的挑花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2006年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