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9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1096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5 毫秒
51.
文中利用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诠释了经济危机的成因,发现该理论对于危机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尽管现阶段奥地利学派的学术思想不为学界所重视.但是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52.
53.
李学竹 《中国藏学》2006,4(2):227-236
月称是公元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著名论师,在印度中观学派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学说对于印度后期大乘佛教,以及我国藏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把他的中观学说看成是代表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石,而且指定他的代表作《入中论》为格鲁派学僧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在各寺院中一直传习不绝。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月称的生平、著作和他对中观学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入中论》的先行研究、梵文佚文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54.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观点截然相反。前者认为大众文化是商业性、消费性、批量生产的文化,不具有审美价值和深刻思想,是一种文化工业;后者认为大众文化是真正能够表现大众特征的文化,大众自身的理性精神促使当前的大众文化形成正常发展趋势。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表现出了鲜明的单向度倾向和二元对立格局,这种现象容易造成理论界对大众文化理解的困境。因此,改变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当中的单向度倾向和二元对立格局是正确理解和评价大众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55.
近代江南史研究见证并参与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相比上海、苏南等地,浙江近代文化史研究亟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以革命与事件、结构与认同、学人与学派等研究路径为线索,回顾浙江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关键要素,应能展望今后研究的方向:去意识形态化、突破单向度思维,以多元视角阐释近代浙江的革命群体与事件;揭示近代浙江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结构与心态、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进一步认知近代精英与民众、国家与社会的能动关系;浙江学人在近代学术流变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人学术思想的本意及其实践成为近代浙学重建的重要参考。运用整体视角综合事件、结构、学理,积极拓展史料与理论范式,深入发掘近代浙江文化的历史经验和内在脉络,将为探索中国原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6.
现实中的企业战略经常在两个方向上异化:口号式的空洞或预算式的细节,从认知理论的角度看,这源自管理者的三个思维误区:战略就是目标+计划、描述战略并无必要、好的战略应是安全可靠的.本文运用战略认知理论分析了这两种现象,认为根源在于管理者忽视了战略及其选择的本质——一种思维、一种信念系统和心智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战略思维的特征、战略的描述和评价,为战略认知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7.
李军 《东岳论丛》2007,28(3):110-11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保守主义派别,主要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派;邓实、黄节、刘师培、章炳麟等人组成的国粹派;本位文化派与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在现代哲学思潮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特别是现代新儒家学派。它的产生标志着在早期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之后,对中国文化今后走向的一次较为冷静思考的结果,代表着保守主义思潮的最新阶段。  相似文献   
58.
“新剑桥-则行”学派以其独有的哲学基础、理论内涵,与中国实践不断结合,为丰富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贡献力量。2023年是新剑桥学派领军人物斯拉法逝世40周年,也是其中国弟子、辽宁大学经济学科奠基人宋则行逝世20周年。为了纪念两位经济学家,传承“斯拉法-宋则行”经济思想,文章重点介绍辽宁大学则行学派对新剑桥学派经济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实践探索,并对“新剑桥-则行”学派在当前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9.
欧洲社会福利理论中的中间道路学派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洲国家福利政策发展的基本轨迹是自由主义福利观——中间道路——新右派——第三条道路。自由主义福利现与新右派、中间道路与第三条道路之间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历史时期不同,后者对前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发展。对中间道路学派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有关福利国家的理论、福利国家的建立及其影响,而且有助于对第三条道路学派的理解与把握。 中间道路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虽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被巧妙调节的资本主义仍是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最好制度。中间道路学派对福利国家持一种挑剔的接受态度,强调市场自由与国家干预之间、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平衡,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支持再分配,倡导政府参与下的福利经济的多样化。中间道路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使欧洲各国经济财富大量增加、贫富差距减小的同时,也使各国的福利开支大幅度上升,高福利所导致的高税收和高赤字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长时间的经济滞胀最终导致欧洲“右翼”政府的上台。  相似文献   
60.
《中国学术》2000,(1):237-241
从七十年代末比较文学在我国正式建立、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开始,建立中国学派的呼声就不绝于耳。所谓“中国学派”,乃相对于注重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与注重平行研究的“美国学派”而言,有的学者还设计勾画出了它的形态:一要以中国为主,按我们的需要对国外的东西加以吸收或摒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