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1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83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43篇
社会学   518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王海鹏 《兰州学刊》2009,(3):215-216
清初“礼仪之争”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性质文化的斗争,同时也包含着基督教与中国社会风俗的冲突。随着“礼仪之争”的深入,基督教“伤风败俗”的观念不仅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成为官绅士人反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巴黎外方传教会对中国礼仪的态度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丧葬的问题上。该传教会坚定的执行和实践罗马教廷关于禁止中国礼仪的敕令,不仅是天主教排他性的表现,更是为了适应当时恶劣的传教环境。  相似文献   
103.
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容纳意识、尊重意识、悦纳他人的能力。目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规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因此,高校要通过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文化渗透等渠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态、得体风度、高雅气质的高素质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4.
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产自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佛茶"香清可散净心中妄念,至味能悟得佛法妙谛",是普陀山千年文化的沉淀,是圣山禅门智慧的升华.茶随佛而来,伴佛而生,为参禅之辅,礼佛之备,也是世人品评的佳品."茶佛一味"、"茶禅一味".本文从普陀山佛茶与佛教的历史联系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5.
荣娥  吴俊映 《理论界》2009,(5):169-171
婚姻礼仪是缔结婚姻关系,组建家庭的重要环节,更是农民生活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信仰仪式行为,它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也是乡民生活意义体系的体现.在乡村社会正逐步经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婚姻礼仪也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传统婚姻礼仪在社会变迁中因不合乎时代发展而出现仪式意蕴流失与社会功能弱化,村庄文化主导下村民们的社会性选择使得婚姻礼仪由传统走向变异.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省情》2009,(2):57-57,55
《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郎咸平说:谁都迷不掉的金融危机》;《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杜拉拉升职记2:超越职场的华年似水》;《三杯茶》  相似文献   
107.
哲乃普的"过渡礼仪"是指人类在其生命过程中,从一个社会地位转变到另一个社会地位所举行的仪礼。本文运用"过渡礼仪"对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汉族婚礼进行少女的分离期,"边缘人"的过渡期,妇人的认证期三个阶段的分析,展现了女性在婚礼中三种身份的转换,并探究了每次转换必须借助的一系列仪式所折射出的当地民众趋吉避凶的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108.
文章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本院礼仪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在职业高校理应开设礼仪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9.
言谈礼仪作为"现代社交礼仪"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礼仪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师要进行普通话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把普通话作为学校的校园语言、教师的职业语言、师生之间的交际语言,为提高学生的言谈礼仪与礼仪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重在传承史的梳理和异文的解读,对故事类型传承的动因有所忽略。从“黄粱梦”故事入手,尝试引入“过渡礼仪模式”,阐释民间故事类型中隐含的生命转换过程即生命的社会性特质。对人类生命社会性特质的理解与传递,或许就是众多的民间故事类型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