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410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当今的蒙古,藏传佛教是最为流行的宗教。但是,蒙古的本土宗教并不是藏传佛教,而是萨满教。藏传佛教替代萨满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因为宗教意识形态的更替,并不像政权更替那样,相对容易,军事上的胜利往往就可以大体决定政治上的胜利。就佛教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主流宗教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很有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2.
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社会和谐思想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蒙古族传统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根源,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蒙古族传统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文化馆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应该准确把握自身定位,让文化根植于群众,服务于民。结合东海县文化馆的实践,探讨了加强精品生产,紧扣时代、贴近生活、讴歌本土、彰显特色,打造公益性文化品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4.
通过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的探讨,提出建设区域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模式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的蒙古族婚姻状况分析 ,作者认为在 1 3世纪前 ,蒙古族就已进入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婚姻规章  相似文献   
56.
蒙古族是热河地区主要民族之一。本文揭示了元、明、清时期该地区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间军事争战,造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在和平时期各民族间互助合作,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7.
元朝的廷辩     
廷辩是元朝特殊的政治运作方式和决策形式。廷辩的举行、结果的认定和最后的处理,都由皇帝决定。故谓之廷辩。它采用当事人双方当面对质、对辩的形式,论争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是非功罪。廷辩多发生在忽必烈朝。由此追溯至蒙元之际佛道(全真教)三次大辩论,可以认为,廷辩是蒙古民族性在统治理念和方式上的体现。此后,成宗、武宗朝间或有之,后即未见,可知蒙古贵族的统治方法也显出逐渐汉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从确保其国家安全需要出发,无视中国对外蒙古拥有主权的事实,一直积极大力扶持外蒙古独立,分裂中国。苏俄的上述做法,完全违背了列宁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策原则,表现出十足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59.
在13世纪的南下军事扩展中,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先取西南诸蕃,后图天下”的战略思想,即绕道中原侧翼,进攻金、南宋。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就不断对藏彝走廊地区用兵,最终以忽必烈穿越藏彝走廊远征大理而达到高峰。通过长达30余年的用兵,蒙古基本实现对藏彝走廊的军事征服,并有力地配合了蒙古对金、南宋的战争以及对卫藏地区的征服与统治。这一军事征服无论是对藏彝走廊本身的历史发展,还是对蒙(元)统一事业的完成以及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先是列强的殖民性扩张,后是大国的数字化霸权、炮舰加"文明",几乎没有给"小国寡民"和"传统社会"留下什么生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族群"概念在"民族"概念之后进入了许多非英美世界,其能指和所指并不完全符合当地社会的习惯,而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对话,让这两个原本富于变化的概念更加复杂.可以说,在不发达社会情愿、不情愿地投入全球大对话的今天,"族群"仍在塑造自己的本土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