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4篇 |
免费 | 16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篇 |
民族学 | 1239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524篇 |
理论方法论 | 109篇 |
综合类 | 1402篇 |
社会学 | 8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53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2007年8月笔者参加了英国伦敦第一届国际青年学者藏学研讨会。下面介绍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并藏区社会经济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藏学的发展——《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寄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藏学》创刊于1988年,截至2008年,恰逢其20岁生日。本文不仅回顾了《中国藏学》20年来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与藏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兄弟刊物共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藏学》的未来走向予以展望,期望能引起藏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藏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20日<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首都藏学界新春茶话会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中央统战部七局、中央外宣办七局、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华书局等单位的领导、代表,新闻出版署报刊司、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新华文摘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民族研究><中国西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法音>等兄弟刊物的代表,还有曾经在<中国藏学>杂志社工作过的老编辑、老领导,以及朱晓明、拉巴平措、格勒、毕华、郑堆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领导和学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从而总结出政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政治人类学与政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本文就政治人类学的学科界定、方法论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开展中国政治人类学研究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1373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由青海赴卫藏学经,路过多康中部的昌都时预言:“此两水交汇之地乃福田妙地,若建一大道场定能宏扬佛业。”众所周知,格鲁派作为新兴的带有改革色彩的门派,创立于14世纪末。1385年,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古朴而神秘的音乐 ,引起了各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力图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对萨满音乐的源流 ,萨满音乐的构成要素 ,萨满音乐的发生机制等问题作了探讨 ,并对几个不同民族的萨满音乐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虽然它的思想起源超出了人类学本身的发展历史 ,但是作为一门学科 ,它的确立和发展与美国人类学息息相关。生态人类学从自然看文化的视角到从文化看自然的视角的转变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人类学史 相似文献
18.
美国考古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隶属于人类学。它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学术传统那样隶属于历史学,似乎是历史的偶然。美国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土著印第安人,当人们从古代遗址中发现文化遗存的时候,总是自然地把这些遗存和土著印地安人的祖先联系起来。这种学术上的联系最终造就了美国考古学的人类学传统。长期以来,不断有考古学家论证考古学对古代社会的研究应该是人类学的,并且一定会为人类学理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文化传媒化的研究中,民族文化产业化、文本化、数字化等“客位视角”的研究取向,遮蔽了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角”。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文化传媒化,在阿诗玛文化的传媒化观察中,相对于“在场”“嵌入”,提出“离线”的本土化理论概念。“离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断开网络、下线等状态,而是多民族文化经由传媒或类似传媒的其他方式,主动或被动离开其生长的乡土,以另外一种样态被重新组织、改编、呈现的过程。通过对阿诗玛文化传媒化四种类型的解析,即原生口语的传承、与毕摩文化交叠的书写传承、民间文学《阿诗玛》整编中的印刷传承和阿诗玛文化网络化的电子传承,探讨人类媒介变迁、并行共存的时代下存在着多民族文化“纯泛互渗”的交融状态。民族文化在空间维度的不断扩散、时间维度的“非线性”过程和受众维度的不断“陌生化”,是“离线”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