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61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律藏为佛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地流传时间漫长,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律藏的形成及在汉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先秦两汉时期私家藏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端和初步发展时期,开创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先河。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以藏书助学术,以藏书经世道,以藏书长见识作为私藏的目的,即“藏以致用”。私家藏书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也成为各个时期国家藏书的重要源泉,是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4.
从民族学视角看,藏地小说作家对藏地文化的观察和阐释有两种典型的路径,即自观与他观。两者互相弥补,相映成趣,共同完成了对雪域文化的田野发现和诗性呈现。在众多藏地小说作家中,阿来和范稳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全部创作勾联成了两条典型的文化阐释路线,完整呈现了藏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弘扬了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从政治互动的视野,对清代前期与格鲁派上层的政治互动进行多层面的研究,认为清朝对格鲁派的尊崇,显现了清朝统治者高超的政治洞见力、政策创制力和行政执行力.这为解决至今犹存的民族宗教问题,可提供诸多的历史启示与鉴借.  相似文献   
126.
益希单增小说不仅是藏族人民现代生活的形象记录 ,而且刻画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的藏族人物形象 ,描写了西藏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 ,洋溢着特有的“藏味”——糌粑味和酥油味。  相似文献   
127.
郭永仙 《社区》2008,(8):48-49
所谓玩茶客,说的是他痴茶玩茶,“玩”到极致。玩茶客有着特别的个性之处,或者对茶非常有体悟,闻茶香知茶性;或者有着特别的故事。或种茶或藏茶;或者饮茶于深山,或者大隐隐于市……《茶道中人》栏目,特别开辟这样的版面,一起寻访身边的“茶痴”。  相似文献   
128.
如果以民族个体为研究对象,以量化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的方法探讨区域性民族关系.就可以看出,影响民族个体对异民族态度的因素主要有这样一些:历史背景、地理格局、经济、职业、教育程度、宗教文化、个体的年龄,等等.  相似文献   
129.
台北庋藏十分丰富的武汉—湖北地区近现代史料,其主要庋藏档案单位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国史馆”和“国防部”史政局。台北的资料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以档案资料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对于湖北—武汉1927年以前的档案资料严重缺失,但台北珍藏相当丰富,特别是武汉国民政府和武汉抗战两个时期十分集中,仅前者档案就有1.8万份、3000多万字,其他则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这些资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格外珍贵。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湖北—武汉建国前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是近现代研究的资料宝库。  相似文献   
130.
元杂剧大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讲述的是残酷壮烈的血亲复仇故事,王国维称该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①;在日本,再现“四十七义士”为主复仇而后集体切腹的歌舞伎《忠臣藏》历经两百多年盛演不衰,虽然二者皆为复仇题材的经典剧目,同样脱胎于历史真实,且在复仇动机、行动直接执行者以及复仇结局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东方文化特征,但在其深层次又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在相似的表象下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