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91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61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是抵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遏制分化中国图谋的前沿阵地,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西藏边境地区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强边”确定为西藏工作的“第四件大事”。近年来,西藏边境地区的洞朗、加勒万河谷、班公湖等地发生的一系列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充分表明了西藏的边境安全、守边固边情势极为严峻,对此必须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根本遵循,针对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采取有效措施高质量推进守边固边兴边强边工作,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实现兴边富民和繁荣发展,是做好西藏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992.
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在藏区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藏族聚居区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致情况 ,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藏区社会开始孕育新的变化 ,为以后西藏和平解放和藏族文化迈向近、现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1935年初,红军长征进入藏区,国民政府中央随即电令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围剿"红军。8月,出于对红军长征可能入藏以及中央军入康、班禅返藏、诺那入康宣慰等因素的综合考量,2000余名藏军声称奉命"离防助剿"红军,但遭到了马步芳、刘文辉等川康青地方实力派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在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否认了之前曾电令噶厦地方政府"助剿"红军的事实,严令藏军不得逾越防地。奉调、误会与假托成为整个事件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关键词,涉事各方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行着各自不同的注解。  相似文献   
994.
地处岷江上游黑水县色尓古藏寨发现清嘉庆石刻建房立业内容的碑题。该发现显示其是嘉绒藏民居建筑、房产、立业意识与信仰意识的新表述。其根源是汉、藏、羌文化的多重复调空间演绎。其方向是在本文化基础上,对于多元文化的开放,接纳,亲和,融洽。表征成家族发展之祈福,藏、羌、汉共立吉祥之观念。同时,其碑题所居的空间营造,表明嘉绒藏、羌古老民居建筑结构仍在处于活跃的变迁时期。该碑题石刻的发现,对于岷江上游黑水河支流古羌、藏、汉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雕刻艺术等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以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活起来”为旨归的整理,既可扩展西藏民主改革的研究领域与深化我国档案学研究内涵,又可推动民族地区档案学学科创新。本文考释已有研究成果,并从定量和定性的时空经纬,探寻四方面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的研究宗旨、由西藏拓展至四省涉藏地区的研究范围、用档案讲好西藏民主改革故事的研究内容、黄氏三重证据法与档案学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回到历史发生场域,聚焦红色档案资源的整理,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实现伟大的历史跨越,以之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96.
论景颇语在藏缅语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先生在《汉藏语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景颇语是藏缅语“中心语言”的观点,但对于什么是“中心语言”,以及景颇语为什么是藏缅语的中心语言,并没有系统论述过。本文使用藏缅语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述白保罗的这一论点,并兼论中心语言、中介现象对于语言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7.
人类的面部表情是极其丰富的 ,其中最具动态感的是“笑”。但不同民族的“笑”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却大不一样。本文试从对比的角度来探讨“笑”在汉俄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在藏族地区开展的藏俗改良运动,不仅是藏区"新政"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新政"运动的一部分。驻藏大臣借助在藏区"新政"的推行,一方面对西藏旧的政体进行了较大变革,以让西藏地方处于中央政府的绝对控制之下;一方面试图让藏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对藏族传统社会中的"落后习俗"的改良和广兴教育,实现文化同构,为西藏社会的发展开辟道路。藏俗改良运动开启了民智,培育了新风,打破了藏族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封闭落后状态。但由于清王朝自身的腐朽衰落,西藏僧俗上层的抵触,群众基础的薄弱以及对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强大力量和对传统习俗的超稳定性缺乏深刻认知,导致藏俗改良运动失败。这场运动,是驻藏大臣落实清政府在全国推行民风民俗改良统一部署工作的一部分,并非驻藏大臣自己设计实施的专门针对藏族地区而采取的措施。在运动过程中,虽然确有一些方法措施显得简单、粗暴,但似乎与"大民族主义"无关。  相似文献   
999.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南部、藏彝走廊的核心地带.境内民族以藏、汉、彝族为主,藏族又分为"鲁汝"、"木雅"、"批米"、"北蕃"、"纳木依"五个支系.多元的民族或族群之间的互动造就了许多复合、兼容的文化现象,"烧老鹰窝窝"即是其中一例.本文通过对"烧老鹰窝窝"这一民俗的人类学田野考察,揭示了该习俗背后隐含的文化信息,指出在藏彝走廊地区由于民族或族群历史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会造成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藏纪概》为清代西藏成书最早的方志著作,现流传版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卷之初"中"行军纪程"本应为"卷之次"的内容;二是"卷之尾"中"附国"目后半部分内容本应为同卷"土则"目的部分内容。之所以出现这两个问题,可能与此书的改辑有关,更可能与辗转传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