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3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401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064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流逝的岁月给美国西北大学校长亨利·拜能带来一头稀秃的银发,智慧的深邃使他说话节奏不紧不慢,但自然流露出对中国的绵绵情意。  相似文献   
12.
以宁夏回族民间故事为例,着重对回族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公共伦理和生态伦理思想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概括。认为回族民间故事中的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宗教性、易接受性、时代性和朴素性特点;其中的优秀伦理思想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弘扬,其消极成分应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13.
云南回族家庭教育的传统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回族先民们信奉的宗教,它先于回族的形成而存在和传播的状况,造成了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特性的亲和,形成了回族全民信教的现象。传统回族家庭教育的伊斯兰文化主流,既是这种亲和关系的结果,又是加剧亲和状态的原因。伴随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培育宗教人格为主要目标的回族传统家庭教育,与现代文明的要求拉开了距离,步入了教育的误区。倡导“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的家庭教育的双重目标观,既基于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又着眼于回族长远的发展,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单一目标模式向双重目标模式转变,是回族家庭教育的基本走向。实现这一转变,既依赖于现代社会对宗教社会的认知、理解和宽容,又寄望于宗教社会对现代社会的接纳和宗教自身的调整与更新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领导者》2006,(1):41-42
陵县地处鲁西北平原,素有“京津门户、九达天衢”之称。位于陵县城东的糜镇,土质肥沃,水电充足,通迅快捷优良,是鲁西北产业化标准高、进程快、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畜牧业超亿元大镇,也是陵县和德州市的重点乡镇。以党委书记朱洪瑞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远见,挥动大手笔,做活大文章,立足实际抓优势,解放思想求发展,敢为人先创新路,迅速完成了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糜镇也先后被德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两次被山东省授予“畜牧业强乡”荣誉称号,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特殊性,地理环境恶劣、特色的民族治理环境、复杂的民族价值观,造就了该区域传统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逻辑顺序和国家社会治理"法理情"的逻辑顺序有别,情理法存在冲突。这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盲点存在;民族干部比例失调,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偏小;宗教信仰多元,宗教矛盾突出;村两委力量不均,政府公信力不够;调解机制不健全,法理情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情理法要合理调适,一是法治调适: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执法力量;二是队伍调适:均衡干部比例,借助乡贤治理;三是信仰调适:引导宗教团体,共建社会和谐;四是基层调适:优化村两委,提升公信力;五是机制调适:健全调解机制,规范法理情。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冲突的合理调适保障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回族素来和伊斯兰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朝觐作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功修之一,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是一种融合了伊斯兰信仰和中国少数民族具体语境的书写。这种书写不仅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回族文学的表述空间,而且对把握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的发展、厘清宗教与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关系,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以巩固和扩大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己任,发挥"喉舌"功能,重视对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团结、报道工作,用当今概念表述,即主动讲好边区内外的民族、宗教故事,积极构建边区党报的民族宗教宣传话语体系,提升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促进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团结,及时揭露日伪挑拨回汉和蒙汉民族关系的阴谋,在对敌斗争中占据舆论主动权,起到良好的舆论传播效果。本文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不同视角,就《新中华报》对回族的报道做了系统性分析,并汲取历史报道经验,对当今媒体做好少数民族报道及构建对外宣传话语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汪鲸 《回族研究》2021,(1):19-25
粤港回族同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革命斗争,在斗争中坚定了革命意志,加深了爱国主义,推动了自我革命并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口述史、革命宣传材料和田野调查访谈,本文对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爱国斗争事迹进行梳理,是对省港大罢工运动史和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的必要补充,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岭南文化底蕴与国家认同话语。  相似文献   
19.
杨怀中 《回族研究》2007,(1):104-108
2005年11月18—21日,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南京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文明对话与文化自觉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主任、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在开幕式作了主题演讲:“回儒对话的哲学涵义:以王岱舆和刘智为例”。杨怀中先生听取了杜维明先生的演讲,并和杜先生进行了交谈。二位先生相识、相熟20年。会后,杨怀中先生给杜维明先生写了这封长信,进一步交流,求其指正。为此,杜维明先生给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所长丁克家博士来信说:“杨怀中老师的信中,有不少值得广为流传的信息和观点,请征得同意,稍作修改,公之于世。”现在本刊将这封信全文发表,以荐读者。  相似文献   
20.
马淑萍 《回族研究》2007,(3):139-144
一、回族历史清代中国穆斯林人口/余振贵//中国穆斯林,第1期,25~28页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李安辉,许宪//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91~95页试论明清时期回族文化特质的形成/张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7~9页朱元璋歧视色目人/马明达//回族研究,第1期98~102页蒙·元时期的波斯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