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3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22.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指出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道教评点本对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3.
西游记》问世以后,明清世情小说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经常称引该书情节、角色、名物,甚至原文。与在批评领域占主流地位的"证道类"评点相比,这些称引行为更接近当时《西游记》以公共形象在读者大众中传播的实际情况。叙述称引者在《西游记》传播和经典化过程中扮演着次级中介的角色。他们更早注意到《西游记》作为"游戏之书"的公共经典性质,在叙述中称引小说,以拉近与期待读者文化经验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修辞效果。其称引行为会产生示范效应,加深、强化读者大众对《西游记》"游戏之书"性质的认知,在日常交际中引为谈助。反过来,世情小说家又将这些行为以"场景"形式再现于文本。叙述称引是反映《西游记》在公共流通领域实现经典化的一条通俗文学路径。  相似文献   
24.
张锦程 《生存》2020,(15):0043-0044
“整本书”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整本书阅读的恐惧感。以《西游记》的原著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采取看作品作家简介、猜想情节内容、故事线阅读、专题讲解、提供阅读支架等策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初读”“再读”“细读”“深读”原著,由此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5.
《东岳论丛》2018,(1):138-147
西游记》的最后三回深入反映了文本的"物质性"和"空"的形而上学。文本是经验现象的记录和象征,经验本身是空的,真经也只能是空的。文本引发了五蕴之苦,因之必须超越。若要了悟成佛,修行者必须将"物质"搁置一边,只需信奉佛陀开示的"终极智慧"。在追寻"绝对真义"的过程中,文本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这表明《西游记》明显的是一个寻找"文本"的文本。经卷的"空性"是佛教教义"空"的物质载体,同时它指向一种本身是不可言喻的最高实在的象征。  相似文献   
26.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4,(11):64-65
在中国的四大古典小说中,有三部是从"一块石头"开始的。《红楼梦》由大荒山无稽崖上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通灵变化、幻游人间而引出;《西游记》由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化育石猴而引出;《水浒》则由龙虎山伏魔殿上的一块石碣被打开,放走被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魂而引出。  相似文献   
27.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资本更为深入地发展成为"美学资本","美学资本"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IP开发及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互融合,促使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碎片IP,以资本集聚的方式构建系统性的IP产业链,构建起相对完整的"资本美学"体系,对文化产业链的生态环境产生质的影响.笔者从"资本美学"的视角,以文化IP改编电影为例,探析其对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影响及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8.
作为神魔小说的典型代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龙王的形象,龙王形象从取经前第一次出场到取经归来,贯穿于整个取经故事,成为《西游记》中着墨最多的配角。龙王形象之所以能深得作者青睐,既受普遍流行的民间信仰的影响,也是作者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有意之举。  相似文献   
29.
西游记》九十八回有一个阿傩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的情节,这被许多人认为是作者表现阿傩索贿并进而讽刺佛教的重要证据。但从《西游记》的抑道扬佛倾向、从该情节所体现出的佛教教理教义、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主题表现等方面来看析,作品中这个索要"人事"的情节,并非是对佛教的讽刺,而是作品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0.
文章在对中德成长小说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中国吴承恩的《西游记》为例,重点探讨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方不同的自由观。两本小说产生于不同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下,但都展示了以威廉.迈斯特和孙悟空为代表的"新人"对自由的追寻过程。威廉致力于在戏剧舞台上实现个性解放,获得理性自由;孙悟空历尽千辛万苦,旨在恢复其本真自由。这两本经典的成长小说中所包含的自由观则体现了东西方传统文化对自由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