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102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439篇 |
社会学 | 5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西游记》学术研究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研究视点、视角、视野的转换。从《西游记》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传播世界视角切入,在每一个世界寻找切入点,将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置于三个世界的立体、交叉的思维模式下来研究。结合《淮安有部西游记》的阅读分析,认为其用立体的思维为解析《西游记》和《西游记》学术研究创造出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西游记》学术研究转型与突破。 相似文献
632.
杨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
《西游记》取经故事结构与题旨有个相生相发的演变过程。随着各种相关作品寓言特征的逐步强化,立象结构也产生着变化。百回本突显"心性修持大道"与《心经》"五蕴"课题解决的关系,形成以观世音访求取经人才为主的纲领性结构,以取经"五众"作为体现结构功能的重心形象。小说结构纲领中对取经历程的目标与角色关系的细致安排与全书丰富情节相呼应,既显示"心性修持"需要发挥象罔的思路,又显示各种创造包括艺术创造都需要谋略的哲理。取经团队构成紧扣结构与小说题旨的需要。"五众"是以心行为最活跃因素的个体与整体统一的象征形象。"仁者"与"行者"的统一体现明代心学新进流派的积极思想光源。观世音形象与结构及情节的密切关联,是借佛教菩萨寓言立象的出色创造。 相似文献
633.
唐三藏是传统"西游"故事当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主角,然而至百回本《西游记》,伴随着作家创作主体倾向的改变,他的位置有所调整,身居悟空之后。表面看起来,他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人妖不分。究其实质,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僧,慈悲、坚忍、执着,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634.
冯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
隐喻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把握体验未知的事物,捕捉人对抽象事物感受和体验最重要的形象化手段之一.<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水石文化隐喻内涵丰富,隐喻象征深刻.唐僧与柔性的水意象密切相关,贾宝玉与石头、通灵宝玉三位一体,与硬质的石玉结缘,他们虽来自不同的渊源意象,却有着同质的文化隐喻意蕴.他们都涉及到弃不弃、情不情、死不死、物非物四对对立统一的辨证命题,在此是是非非的思维模式中彰显着吴承恩与曹雪芹对生命对人生超然的理解态度、冷然释然的反思精神.水石文化隐喻为我们深入了解唐僧、宝玉蕴含的深层文化价值与意义开阔了视野,也为深刻理解<西游记><红楼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35.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齐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本文从分析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入手,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西游记》的游戏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36.
李洪武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从百回本《西游记》文本表现出来的大量明代信息来看,《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西游记》中的许多职务名称都是明代所始置,《西游记》中的许多宫殿名和城门名都是明代所始有,《西游记》中的许多办事机构都是明代所始设,《西游记》还化用了朱元璋的一首诗,并大量引用了明代《增广贤文》中的许多名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丰富的明代信息,都足以证明《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吴承恩仍然是《西游记》最可能的作者。 相似文献
637.
乐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3):283-288
《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主要涵括两个方面 :其一 ,结构上采取了直线叙事与环状叙事的纽结、伏笔手法、对称叙事等方式 ;其二 ,通过以信念冲突与性格冲突为特征的两对人物关系来演绎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638.
走进云南省保山市话庄村“八戒寺”,猪八戒塑像赫然入目——挺着大肚子、肩扛九齿钉耙、头戴僧帽、足踏麻鞋、身穿蓝布衫,一副憨厚而又威风凛凛的样子。众所周知的是,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的形象贪吃好色,颇为负而,专门为猪八戒建庙宇、塑金身、供奉香火,在全国除西庄村之外恐怕绝无仅有了。那么,西庄村究竟和猪八戒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639.
刘叔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文章对《巴黎圣母院》和《西游记》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从“情节与情景的幻想性、奇异性”、“语言艺术的喜剧性”、“场景描写风格的特异性”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异中之同”,求“同中之异”,以提高民族文学和他国文学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