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37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福建顺昌宝山“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神位的发现,有助于对《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西游记》成书应该与福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考察繁本小说《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迁移情况。从本事缘起的角度看,《西游记》的写定者对于《心经》作用的特定呈现,体现出宗教情感思维依然是小说创作的内在依据;历代僧传中的高僧感通故事及其在民间的广为传播,对于《西游记》小说创作具有文本拓展意义。小说中宗教意识与世俗观念的贴合,以及宗教描写向现实人生的转移,隐现了时事缘起的写作意图,代表了宗教描写艺术转换的主要进路。  相似文献   
93.
武影 《南都学坛》2003,23(3):70-74
西游记》中存在着大量的诗词 ,尽管这些诗词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 ,历来不为人所重视 ,但因为包孕着丰富的内涵 ,而成为《西游记》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许多诗词就共同反映了作者热爱山水自然景象、向往渔樵恬淡自由生活的羡隐乐逸思想。隐逸思想贯穿于《西游记》全书 ,与作者主观上鄙薄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有关 ,也与《西游记》题材及题材的矛盾性有着潜在的关联 ,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以来交融渗透的产物 ,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复杂性及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在<西游记>众多续作中,董说创作的<西游补>和周星驰主演的电视剧<大话西游>有着解构经典的独特意义.<西游补>和<大话西游>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解构着<西游记>,<大话西游>的解构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西游补>的解构则有历史与宗教的双重背景.<西游记>自身存在的解构性以及续作对原作继承和解构的二律背反规律,决定了<西游补>、<大话西游>选取<西游记>作为其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95.
孔见 《中华魂》2012,(21):60-60
偶与友人品茗谈史论学,提及时下有人把孔子的“不时,不食”这句话,解释成孔子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友人惊讶地问道:难道孔子时代就有反季节的果蔬?我只得报以苦笑。这使我想起《西游记》中的孙猴子。会七十二变。功夫了得,但也只能变天上的飞虫,地下的石头。庙门前的旗杆。  相似文献   
96.
汉源彩塑     
汉源彩塑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的一种民间文化,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当地民间艺人曹继武自创一派的手工彩绘泥塑艺术品,以现场“捏真容”最为著名。之后,曹继武之孙曹润洪将彩塑技艺融会贯通,并发扬光大,尤其是彩塑的题材,在曹润洪手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丰富:民间文化中的财神、寿星、弥勒佛、观音等形象,以及古典文学《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同时,曹润洪也制作了不少现代题材的作品。汉源彩塑为家族式传承,现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曹润洪。  相似文献   
97.
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中的次要人物沙僧也是一个具有个性的艺术典型。本文立足于取经队伍整体,在各主要形象的对照与联系中,通过内部矛盾的演化过程把握沙僧性格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发展,并从作者叙写人物的艺术空白入手,试揭示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98.
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在英语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语言、文化两个方面探析韦利的翻译风格,认为译者一方面尽量用陌生化的直译方式传递原著的异质性,使读者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异国文化旅行,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译者作了适当取舍,从而确保译本流畅自然。然而,由于太过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对部分承载汉语文化特质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99.
《西游记》与泰山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奘西游的故事,自唐代开始便与泰山发生密切联系;后世“西游”题材的文学创作,受此源影响,多在作品中出现泰山的内容,泰山成为“西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素材。而此点尤在明代出现的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对与“西游”故事有关的多处泰山胜迹、掌故作了探考,并自《泰山小史》与《琅嬛文集》两书中揭出关于“西游”本事的两条新资料,可为求索《西游记》与泰山的文学因缘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00.
古代史籍与小说中都有不少同名交错的记载或描写,《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太原说”,与《(天启)淮安府志》著录“《西游记》”被认定为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进而以吴承恩为此书作者,都有同名交错之误的可能.古代小说考证要充分顾及作者、作品同名现象的严重性,把不能仅凭同名下判断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阙疑”能“缓”.当今《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的认定应该回到“东原罗贯中说”,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的认定应该回到明世德堂本不题撰人的原点上来.作为学术研究进步的阶梯,虚假的明确远不如真实的模糊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