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唐宋岁末的历书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荣 《学术研究》2003,(6):102-104
唐宋时期,由于雕版印刷业的日益兴盛和商品经济强有力的推动,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历书出版,在蓬勃发展的图书出版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不断冒犯政府的历书管制政策。朝廷对历书出版与流通虽然采取了许多严厉的管制措施,但在印卖历书的巨额利润驱使下,历商们往往新招迭出,变本加厉。  相似文献   
62.
我国古代在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体系.传说大禹曾发布禁令,提出了“取之以时”的自然资源利用原则;西周时期,形成了“育养以时,而用之有节”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唐代进一步形成了较系统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思想.这些思想观念,曾是保障我国建筑资源、特别是木材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人文理念,它对现代发展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唐代禁榷制度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中后期的禁榷制度包括榷盐、榷酒、榷茶和榷铁制度 ,均是官营国有的垄断性工商业经营 ,以国家财政作为出台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唐代禁榷制度突出反映了封建帝制政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干预和操控 ,既促成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结构的前后变化 ,也极大地摧残扼杀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难以生长壮大。  相似文献   
64.
维权过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错误,维权过度对超过索赔限度存在疏忽大意的过错心理。维权过度因为是疏忽大意的过错心理,而过失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维权过度不能构成犯罪。设套约谈消费者涉嫌诬告陷害罪,为虎作伥的公职人员涉嫌徇私枉法罪。对从事生产销售的商家实行社会监督、打假维权具有法律依据,应当褒奖和支持他们的为民请命,而不应妖魔化其促进社会公益的见义勇为。  相似文献   
65.
国家举办独立学院的初衷和目的就是拓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转设"作为国家政策导向是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务实的角度对独立学院"转设"的政策依据,"转设"的条件要求和"转设"的申报程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了独立学院的转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北宋榷茶制度产生于建隆三年,其始为禁榷自新春北销的江南茶。乾德。年扩大为对所有江南北销茶的禁榷。乾德二年茶法仍仅针对江南北销茶,淮南茶的禁榷始于乾德三年。太平兴国二年开始将榷茶制推行于统一后除川。陕、广南外的江南诸路。雍熙三年茶叶首次用于沿边折中,但规模有限,未对茶法产生大的影响。至道二年以前的太宗朝茶法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茶叶停积难售的弊病,为此,端拱二年张泊提出“通商法”,实即贴射法,淳化三年贴射法实行于淮南。淳化四年刘式改革江南法仍是交引法,而不是贴射法,至道初陈恕再改江南茶法,是恢复榷货务卖茶制,不是三说法。刘式、陈恕茶法也是为了解决茶叶停积问题。  相似文献   
67.
平行诉讼与平行管辖紧密相连。禁诉命令制度是解决国际平行诉讼问题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禁诉命令制度并非解决国际平行诉讼的最佳方法。相比较而言,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处理国际平行诉讼问题将更直接,更彻底。对我国是否应引入禁诉命令制度,应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68.
吕凤伟  吕达 《经营管理者》2013,(32):341-341
<正>没学解几时,传言解几难,其实解几很好学。拿到题目,不要急于动手,先通过观察,获得感性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找到简洁明快的解题方法。观察,是解题的第一步。许多优美解题的获得,正是来自于深刻、敏锐的观察。本文以线、圆有关习题为例,谈谈观察的着眼点,仅供参考。一、观察问题中的不同因素组成成分之间的不同之处,即使伪装得再巧妙,也能找到症结所在。例1已知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证明:直线也可以写成。分析条件和结论是多么地相似,然而细细观察,总差那么一点点,即必须,,这正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9.
商、周时期的"格"字一义,经叶师舒宪综合前人之说,深入的探讨,认为"格"为巫师通神的媒介符号,巫自此沟通神人,也为天神下凡之阶,即天神降临之义.台湾红头小法在执行法术科仪的过程中,也有"格界"这一项仪式,法师在仪式中诵念"格界咒",咒中所叙述的意义与仪式的意函,即是请神降临,守护神圣的场域、庙宇、村庄聚落,安顿人心祈求平安的仪式过程.亦见"格"字天神降临之义,虽经历了三千余年,迄今仍然存在台湾的汉人文化"红头小法"之中.  相似文献   
70.
试论社会文化与语言联想意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语言的意义分为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组成语言的联想意义。社会文化对语言的联想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联想意义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语言社团的文化观念,充分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