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08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03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59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952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情绪表现规则是情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情绪表现规则的概念最早由Ekman和Friesen在其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关于情绪表现规则的研究.情绪表现规则制约着情绪表达行为的合适性,人们根据情绪表现规则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这种变化是认知、社会、言语和身体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复杂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受性别、人际背景、情绪类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意义观与翻译观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在译文表达时的识解操作应该在考虑目的语读者辖域背景的基础上,保持或调整原文表征的详略度、突显和扫描方式等识解维度,使译文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最终实现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143.
Fauconnier提出的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只是相对的,其中间空间可能成为下一个环节上的输入空间,产生新的合成空间和新的类属空间,从而完成整个语篇的意义合成。译者在理解汉语古诗词声音意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拓展的七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十一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分别建构出声音意象的字面意义、联想意义和多重意义;在表达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创建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通过分析原文空间的元素与译者空间的元素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以及原文空间和译者空间的元素在译文空间的投射情况,采取对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法在译文空间合成译文,使得译文在译入语读者脑海中激活与原文读者脑海中类似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4.
马笑泉的《巫地传说》以奇人、奇事为中心,在时代蜕变中为读者展示了一帧帧湖湘斑斓独特的巫觋人文图景。在展示这些巫觋人文之时,马笑泉并非一味认同和亲和,也不是简单地批判与否定,而是认同和拒绝、疏离和亲近的交织,是理性批判和感性认同的激荡,是持存的超越和失去的惆怅的融汇。同时,《巫地传说》在结构处理、“志怪”取向上,也是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45.
魏晋名士以追求自我身心愉悦为人生宗旨,啸歌、裸裎、服药、饮酒等种种身体行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构成了魏晋风度的外在表达形式。如此种种与个体感性价值相关的行为,是自我生命本质的外在流露,是对"宁做我"观念的现实阐释,从而成为了他们的人格标识。  相似文献   
146.
身体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在某种意义上,整个西方哲学和美学史就是一部身体由“缺席”到“出场”,再到“登堂入室”的历史。身体美学的出场,无疑是对柏拉图以降,经中世纪宗教神学,至黑格尔以终的身心二分、扬心抑身的哲学传统的一种反思与纠拨。尼采、梅洛-庞蒂等现代派哲学家反对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为身体正名的努力,对身体美学的学科建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身处后现代社会的福柯、费瑟斯通等思想家对权力话语之于身体的宰制,身体与消费文化的共谋关系之思考,加速促成了身体美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宅基地闲置问题凸显,对宅基地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宅基地权属问题和宅基地闲置根源两方面对宅基地闲置问题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宅基地闲置问题的外在表达路径从其整理、使用权流转及其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休闲农业视域下闲置宅基地开发模式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拓展闲置宅基地利用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8.
李祖华 《决策》2007,(12):56-57
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体态语三种手段进行着交流,也就是说:表达=语言 副语言 体态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交际过程中,35%的信息通过言语传递,65%的信息由非言语(副语言、体态语)来传递,由此我们对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可略窥一斑. 在面试中非言语交流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起到辅助表达、增强力量、加强语气的作用,可以全面反映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可以促进考生与考官间的情感交流.非言语交流的得体使用,是考生面试成功的重要手段与技巧.  相似文献   
149.
宋代词人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苦,一生之中离愁、乡愁、国愁、家愁盘根错节于一身.这种种愁思,在其词作中以"梦"意象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是其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又是其真实心态的一种别样描述.  相似文献   
150.
加大农村公共物品投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市场。但供给决策机制缺乏民主机制,决策目标向政绩靠拢,以及农民群体本身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表达机制障碍,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民参与,提高农民的需求表达能力,完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制度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