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不爱学习,在小学,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不喜欢,不擅长读书,但是朗读中良好的语感培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典阅读推广在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研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情况,分析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了优化高校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语构成的音节因素和节奏语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音节和构调、词语搭配存在相关性。语素的音节特点、双音节化倾向、四字格成语的大量存在和音节式的缩略词是音节和构词相关性的重要方面。汉语的音节特点也影响到单、双音节词语的相互搭配以及某些虚词的使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不少是由不了解词语构成在音节和语音节律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引起的。从语言交际技能的角度看,准确把握节奏规律的实质就是建立准确、健全的节奏语感,而加强诵读教学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前不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的关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文件精神,本文结合作者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经典文学作品诵读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高秀荣 《生存》2020,(1):0061-0062
随着语文教学地位的提高,古诗词教学也水涨船高,即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诵读”作为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历来被认为是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手段。我们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及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作用和方法教学要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7.
孔良发 《生存》2020,(15):0065-0066
古诗词语言精练优美,情感深厚细腻,音乐节奏强烈,是非常适合中学生诵读的。但是古诗词的创作时代毕竟远离现在的我们,并且在生活中运用的也比较少,所以学生对于古诗词中蕴含的美的感受会被比较薄弱,这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古诗词诵读感兴趣呢,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经典教育力量的巨大。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使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引导学生巧背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合理安排诵读时间;重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阅读能使人获得古今中外涉及各门学科、各种领域的知识、信息,开拓视野;阅读能启迪人生、是人受到没得熏陶;阅读能提高写作、会话能力,开发智力.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朗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诵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需重视诵读,利用诵读,把诗歌的本质特性与诵读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使学生由视听走向情感体验,由整体感知走向诗意的参悟。在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