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411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1102篇
理论方法论   229篇
综合类   2083篇
社会学   354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方性知识是与普适性知识相对应的知识体系,是一定地城内的人类群体在所处生境中形成并总结、传承的生存知识、技能、经验与智慧.地方性知识为特定的人类群体所独有,折射着特定生境下人类群体的智慧之光,其认同的内涵,使它成为特定群体及区域的文化标识.地方性知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对特定民族或群体的生存构成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是他们得以发展的智力武库.对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伦理与生存智慧予以重新审视,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进行“观念转型”,缓冲与消解工业与科技导致的“生态暴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田淑晶 《社科纵横》2012,(11):84-87
人类通过文化创造不断解放自身,创造理想的世界;反过来,文化给人和人的生存提供了规训和框定。这种规训和框定,就人类整体而言,代表积极的力量。但具体到个体,当其现实生存与文化的框定存在距离的时候,文化的框定便有可能使人陷入矛盾、焦虑,甚至导致生存的危机。《天津俗人》对此有深刻的挖掘和展示。如何弥合指向抽象、整体的人的文化规训与具体的人现实人生之间的裂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的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生存超越美学"是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强调文艺活动与人的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的一类文艺本体论的统称。生存超越美学阵营中的诸流派虽然一致主张从人的生存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艺的本体,认为审美和艺术应当立足于人的生存并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然而落实到超越的具体途径和终极目的上,又往往是以某种精神的自由高翔或宗教精神为其特征,而无法真正体现其所主张的"生存超越"。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生存论"以及"生存本体"理解上的偏差。因此,重新考察"生存论"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体现,对于我们揭示"审美超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指归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64.
当今,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优化,生活节奏更加繁忙,方方面面都充斥着竞争的压力,很多年轻人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问题愈加严重.笔者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正为防老板跑路,工人拿不到工资,江苏高邮要求企业缴存每个工人3000元到6000元的工资保证金后才能招工开工,但不少中小企业因无力承担,春节过后纷纷歇业。由于利润率的下降,融资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服装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压力。高邮亦出现了企业跑路,工人拿不到工资而到政府上访的情况。作为一个已经发生并可能出现更大风险的行业,政府对缴  相似文献   
66.
作为一名钟情于国学的作家、画家和道德经艺术馆的创办者,韩金英习惯于为自己的国学作品配图,这些图也是她对于生命的终极密码的探索。用油画手法表达对易经、风水、中医、智慧的领悟,是她未来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67.
精神福利是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的内在秩序,精神福利的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实现人之根本性的精神生命活力的源泉,在进一步澄明人的生存安全性之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精神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价值的追寻就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当代中国社会,以精神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求的"中国梦"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精神福利共享和文化价值共生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68.
煤矿美术是中国工业美术的重要代表,也是国家美术的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后,煤矿美术在当代是个有特定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艺术形态。煤矿美术在演进过程中,煤矿生存的特殊环境、状态、意识,画家的经验、态度、表达,具有其特殊性;创作队伍、创作心态,创作方式、作品价值也有其鲜明的特点。通过对煤矿美术资料的收集、归纳和作一些理论上的梳理,提供一点浅显的意见,探讨煤矿美术在社会史、文化史及美术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书屋     
《决策》2016,(4):96
《神圣家族》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2015年底出版面世。从梁庄到吴镇,梁鸿在《神圣家族》中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70.
在研究重庆民族分布和民歌地域分布基础上,指出重庆少数民族民歌主要由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组成。依据民歌的内容,重庆少数民族民歌在种类上主要分为古歌、劳动歌、生活歌三大类。重庆少数民族民歌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特殊的文化系统、流域等地理环境所孕育,包含了民歌与人诗意生存的关联。从民歌的价值功能自然能够揭示保护民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