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也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但同时也必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正能量谣言”成为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新的热点。通过梳理分析近期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几类典型的“正能量谣言”,发现“正能量谣言”演化的过程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些舆情事件刺激网民热议,在相关信息传递过程中,网民的主观情绪作用、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与媒体“把关人”意识缺失等因素的作用,使得“伪正能量”通过多渠道传播。因此,需要建立政府、媒体平台、网民共同参与的价值协同、制度协同、运行协同、信息协同的多重协同机制,在“正能量谣言”危机管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四个阶段实现公共危机事件“正能量谣言”的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4.
善治语境下网络谣言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网络谣言的治理过程中涉及的社会主体间权力和利益具有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为此,在善治语境下,有必要对政府的作用范围及方式作重新界定,发挥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在网络谣言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形成从单一到多元的网络谣言治理主体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在千里之外了。面对谣言,有关部门应组织权威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13,(20):56-56
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经期洗头易患癌、坐月子洗头一身病……这些都是谣言。12日,著名中文科普网站果壳网宣布加盟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并首次发布“辟谣10大最流行生活谣言榜”。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信息不对称令网络谣言层出不穷,极易污浊民众思想、混沌网络生态.为避免网络谣言继发作用于现实空间,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网络谣言治理.经典SIR传染病模型在人群分类、扩散原理上与信息传播存在相似性,其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率、把控潜伏期等思路能够予以网络谣言治理以启发.厘清SIR模型利用传播节点、传播过程控制疾病流行的有效举措,可梳理出网络谣言的易感者、感染者、免疫者及传播链条,并进一步提出具体治理策略,如把控传播要素、利用空窗期和抓取重要节点等,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新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谣言的实质内涵是“未经证实”,而非必然虚假。在此基础上,涉众型网络谣言其实同时具有言论表达的积极建构性与公共秩序的消极侵蚀性两种潜在效能。因此,在运用刑事手段治理涉众型网络谣言时,基本的规范逻辑在于维持社会保护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动态平衡,谨防过度化的刑事治理消解言论自由的应然空间。为了在言论自由与刑事犯罪之间预留合理的缓冲空间,应当在形式解释论的指引下严格限制寻衅滋事罪的适用,并通过对“虚假信息”的二元限定、“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范围限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后果限缩来重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邵建 《社会科学》2005,(10):104-110
晚清70年教案频发,许多重大教案几乎都因谣言而起。上海这样一个处于中西交冲最前线的开埠城市,传闻于市井的谣言很多,其中有相当部分涉及到了洋教及传教士,不过上海却没有因为此种谣言而发生教案,其中缘由众多,最重要的莫过于上海对于谣言的消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洪灾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具有骤发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难以预测和防控,极易造成社会的恐慌,伴生洪水谣言.汉代的洪水谣言,既是上古洪水传说主题的延续和再现,更是水灾对民众身心伤害的现实投射,许多谣言背后还有政治家的舆论引导和操控,在思想上还糅合了五德终始说和原始道教"汉家当更受命"政治预言的文化成份,是生态灾害、政治变局、社会动荡与民众信仰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