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3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799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分四部分讨论了先秦时期“”的思维及理论的发展情况 :首先指出“”字的抽含义源于古《》舞而来 ,由对这一特定动物行为的模仿 ,转向对一切事物的模仿 ;其次指出“”思维早于“”概念的出现 ,是古人在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形成的 ;第三 ,对先秦典籍中有关“”的论述进行了分析概括 ,指出了先秦人对于“”理论的基本认识 ;最后 ,揭示了“”思维对于先秦文学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鲁庆中 《中州学刊》2004,(6):158-162
与西方哲学思想在起源时单单以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思想在上古起源的完成明显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先周的运以思时期与后周至秦的以抽语汇表达时期.在姬周以前洪荒漫长的原始文化发展过程中,以运思的方式进行了几千年之久.这种独特的思想起源时的表达方式对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基源性的影响.而在春秋以后,言互动的方式最后成为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主体性形式.这一思维方式亦铸成了中国民族哲学重直观,重体悟,重意,重理在事中乃至文学、艺术上崇尚境界的独特传统.因此,亦使中国古代的智性思维具有了艺术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3.
"立象尽意"之意:元文化之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元文化是源于自然的文化 ,源于自然的文化使早期的中华民族辉煌于整个世界。大自然对人类是公平的 ,能不能从其中吸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道理 ,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意” ;这个“意” ,是人与自然主动沟通之“意”。这个“意” ,是人和谐自然的创造之“意”。有了这个“意” ,才能有创造出和谐自然的人生之道 ,以及利用自然而不危害自然的生产生活之器。这个“意” ,在《周易》中被表述为“立尽意”之意  相似文献   
114.
人们对文学技巧的理解大致循此三种路径:源流论、价值论和辩证论。然而,我们却将从体用论角度来探讨文学技巧问题。思维模式就是文学技巧的本体。据此,本文又将文学技巧的本体描述成四种类型:点状取、矢量延展、循环往复和错综复杂,分四节对它们进行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15.
中国电影叙事衰微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英雄》到《无极》,张艺谋、陈凯歌相继推出的几部中国奇观电影,无一例外地在故事的情理逻辑上遭到了观众的普遍质疑。但这种现决不仅仅是孤立的个案,叙事的欠缺作为中国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影的接受效应。本文从艺术传统、创作心理和现实语境等多重视角,探讨了创作者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症候以及中国传统“语言观”和艺术思维模式对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走向产生的或显或隐的影响,以期能够对中国电影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提出表是思维的一种心手段 ,它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的具思维、古代的意思维和成熟形态的事思维三大发展阶段 ,首次提出事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态 ,并把它与形思维、抽思维并列为思维的三大形态。对于灵感、直觉之类 ,本文认为只是思维的功能而不是思维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7.
句法似性为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时间顺序原则、空间顺序原则、话题似性原则在英汉语句法中的凸现呈不对称现,中西认知差异是英汉句法差异的原因,其认知差异有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18.
论“心物交融”审美理论的逻辑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物关系是中国传统审美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它植根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中 ,随着心物交融和合的程度不同 ,可以将它们解构成三个层面 :(1)心物感应的审美发生论 ;(2 )神与物游的审美创作论 ;(3 )境生外的艺术境界论  相似文献   
119.
审美静观论     
"审美静观"是关于审美态度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审美的无功利性。在西方美学史上,康德是最深刻、最系统地论述审美静观的美学家。叔本华、鲍桑葵、布洛、闵斯特堡等美学家都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审美静观说。中国古代美学史上也有许多审美静观的思想资料。如老子的"涤除玄鉴",《易传》中的"观物取"说,宗炳的"澄怀味",苏轼的"无厌空且静",王国维的"无我之境"等,都展示了静观说中国美学中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中西的"审美静观"说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0.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05,(10):111-116
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范畴导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玄理之""与人文之"",经六朝挚虞、陆机、刘勰诸人的努力转变为文学审美意,至唐代更演化出诗歌"兴"."意"作为审美者意匠经营之"",是"心物交感"的产物,其生成途径有"寓目辄书"和"假见意"两大类型,构造原则当为"意与合"."兴"则更强调情意对物的超越,即由"内"向着"外"境界的拓展.从"情志"到"意"再到"外之"(意境),形成诗歌创作活动的生命流程,"意"实居于这一流程的中端.意问题成为中西诗学的一个交会点,但我们民族视意为"天人合一"理念下的诗性生命本体,同西方人的艺观之间又有许多实质性的差异,可供比照与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