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部最发达的北京、上海等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大批文化人士被迫向内迁移到西南诸省 ,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开展了抗日文化运动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内迁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时期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22.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立国 1 90年 ,先后与宋、辽、金鼎立 ,地方二万余里 ,雄视一方。但是 ,元人修史 ,为宋、辽、金修了专史 ,惟独未给西夏修专史 ,究竟是什么原因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 ?应该怎样看待西夏 ?作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23.
宋代贬谪诗文的高旷情怀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诗文家众多 ,宋人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诗文 ,在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上与前人 (特别是唐代 )有所不同 ,大多表现出高旷平远、淡泊闲吟、乃至戏谑调侃的特征 ,实现了对传统贬谪诗文以悲为美、且多表现哀怨愁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324.
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几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民工潮”掀起的人口迁徙运动,不仅成为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推动力”,而且堪称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众主动争取迁徙自由的人权解放运动。可以说,正是民间广大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诉求,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尽管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数十年铁板一块的户籍管制政策有了相当的松动,但从整体上讲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相对迟缓。户籍制度改革首先是一种观…  相似文献   
325.
近年来,我国多地农村开展了有利于土地集约化治理的迁村并居工程。通过对河南省中部地区迁村并居典型试点的调查发现,迁村后村民的社区适应性总体上不太理想,集中反映在经济适应和生活适应2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性和心理方面的适应性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来自个体、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其中个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迁村形式等对村民的社区适应性有着很大影响。为了改善迁村并居村民的生活状况,提高村民的社区适应性,应避免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真正关注村民的利益诉求;帮助失地村民重新就业,保障其经济来源;培养新社区村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促进公共参与;增加村民间的事缘型互动,重建熟人社区。  相似文献   
326.
五代翰林学士制度基本承袭于唐,但是为了适应复杂动荡的局势,这些制度又有所变化,在选任、迁转、班位、职能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表明肇始于唐的翰林学士制度仍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学士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职掌越来越广泛,频繁的担任实职,说明翰林学士开始萌生了由内廷官转化为外朝官趋向。  相似文献   
327.
文章从三明市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2017年三明市区“依法和谐征迁”工作实施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收储工作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28.
僧肇的《物不迁论》一直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文章从“物不迁”涉及到的两大基本哲学问题,即物的本性和时间的本质出发,分析《物不迁论》引发的论争。在澄清“性住”与“物不迁”关系的基础上,说明《物不迁论》不违佛教“性空”义理,其非实体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解决哲学史上实体化思维带来的“时间”和“物体同一性”的争论。《物不迁论》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佛教思维方式,展现出了佛教在对中国本土思想吸收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29.
在抗战时期 ,当日本对中国进行全面进攻 ,中国沿海即将沦陷时 ,林继庸首倡将上海工厂内迁 ,并积极推动工厂的迁移 ,督导工厂重建、复工、生产 ,为抗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30.
作为金石学的重要奠基者和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虽然不是一个档案学家,但对金石档案的热爱和对夷陵县档案的重视广为人知,他对金石档案这类历史档案、夷陵县档案这类行政档案管理的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通过文献调查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欧阳修的档案价值观以及对历史、行政两类档案所做出的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别等一系列贡献,研究其对于历史档案和行政档案管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超越其所处时代的档案学思想,丰富对中国古代档案学思想的研究,给当代档案工作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