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9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36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741篇
理论方法论   374篇
综合类   4313篇
社会学   172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后疫情时代催生了新的国际发展格局,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重重挑战。实施在地国际化的变革、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成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路向与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剖析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发现其蕴涵着“机会—能力—保障”的逻辑要义。有效开展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确保国际化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在地化的关系,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教育管理多样化;创新民族文化,推进本土化课程改革;整合教育元素,促进跨文化校园建设;更新具体指标,完善高校国际化评价,助力构建在地国际化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为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提供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53.
在美学研究起点的问题上,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和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中的"实践"和"生命"既是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美学思考的逻辑起点。潘知常坚信并论证美学研究的起点是生命,其产生的意义是带来了美学的生机、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和扩大了学术的影响,进而引领人类生命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4.
55.
融媒体凭借突出的建构力与整合力,展现出对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超时空影响。当下形塑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实践指南,明确青年意识形态认同形塑的战略地位、深远意义及价值立场,引领擘画认同形塑实践。一方面,以价值生产丰富主流意识形态“供给侧”,从价值内容、价值主体、价值规约维度切入,为认同形塑提供坚强支撑。另一方面,以技术变革建构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延伸体”,通过促进叙事介质数据转向、内容呈现分众转化和话语表达生动转型,为认同形塑描摹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56.
将服务主导逻辑的思维范式引入老字号企业中来,结合消费文化和社会情景价值理论探讨该领域中品牌价值的共创机理,基于理论假设构建研究框架。以北京、上海、福建三个地区的不同行业老字号品牌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企业员工和消费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修正的初始量表,基于PLS-SEM方法对收集的309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应用SPSS22.0和Smart PLS2.0进行分析,验证消费者情感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及互联网媒介交互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与老字号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企业关注基于互联网媒介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协同才能创造品牌价值共创的最理想点,最后为老字号品牌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意义】随着世情、民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法】要把教育活动转化为长效制度,就需要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脉诊、对理论的发展、对实践的回应和对未来的勾勒,寻求构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制度的内在逻辑支撑和外在学理依据。【结论/发现】坚持历史、现实、理论、实践和未来五重逻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回答了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现实人民性、理论科学性、革命实践性和未来发展性。阐述和贯彻五重逻辑将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不竭动力和注入崭新内涵。  相似文献   
60.
自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展开了对自由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求解。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语境里,马克思道说了自由的"双重面孔",即自由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形式与实质的辩证统一。就自由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是自由的基础和限度,二者在"真正共同体"中得以统一;就自由与劳动的关系来看,私有制之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的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实质上却是一种剥削制度;就自由与资本的关系来看,自由只是资本的自由,它所透露出的是一种隐形的深层经济强制。正是在深刻体认"消极自由"的基础上,作为"自由之子"的马克思确证了谋求"真正自由"和"自由个性"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