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因为儒家文化讲究仁义、诚信、贵和,所以虽然当时明王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却没有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72.
惜春"作画""大观园‘行乐’图"的情节故事似暗含着"隐语",即它与作者曹雪芹的祖辈曹宣"监画""南巡图"的往事经历有颇多暗合之处,小说中相关情节的构思设计似源于曹宣充任"南巡图监画"的家世经历。作者既以此表达对祖辈的怀念之情,也寄寓世事难料、富贵无常的人生感慨。"读者不可因其浅近而渺忽之"。  相似文献   
73.
自从有了回族书籍,回族古籍整理工作就从未间断,它是书籍阅读与利用并使知识不断延伸与再造的内部要求,并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具有学术规范的现实意义。现存400余种回回古籍正处于流散、损坏之中,编辑《回回古代全书》(纸本、光盘)的构想若能付诸实际,可彻底挽救这批濒临灭亡的珍贵古籍,并辑佚、复原主要著作,为深入开展回族文化研究备一份权威性的基础材料。最后,就现代书籍中有关郑和的错误记载,通过考证原著,对《航海图》的编著者、郑和朝觐等议论纷杂的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4.
孔臧是孔子的第十代孙,他的祖父三兄弟及父亲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支持者或直接参与者。臧幼承父爵及家学,是儒、文双栖的人物。其赋先学荀况体物体,后转作骚体。今存四赋为他少年习作,其中《谏格虎赋》可考比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大约早十几年,开了汉大赋模式之先河。  相似文献   
75.
在4月10日召开的南京市新一轮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朱善璐指出,南京有思想解放的基础,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走向世界的郑和,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不能比郑和差。 的确,南京自古至今是一个思想先驱辈出的城市,在解放思想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第一个提出“神灭论”的范缜,到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到三十年前引导第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胡福明……他们用敢为人先的解放精神,给予了南京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激励力量,更为南京这座城市注入了思想解放的灵魂。  相似文献   
76.
傅朗 《东南学术》2006,(1):161-168
从对文献记载的直接史料和间接旁证的综合分析中可知,构成明初福建沿海海防体系的十一个卫都有自己的造船厂.由这些造船厂构建,以福州三卫所属船厂为核心的明初福建造船业,成为为郑和舟师提供船只的物质基础.郑和舟师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福船,而这些福船的大多数应当是福建沿海官办造船厂建造的.郑和舟师的出洋宝船就是福建建造的福船.福建不仅以其沿海造船业为郑和舟师建造、修理船只,还为出洋前的郑和舟师提供临时调剂船只的船源.从与郑和同时,亦同为宦官,在洪熙至宣德年间曾四次出使琉球的柴山所立碑文中,称自己乘坐由皇帝敕建的册封舟为"宝船"的记载看,"宝船"并非郑和舟师船只的专称,而是当时皇帝派往海外使臣乘坐船只的共名.所谓"郑和宝船"就是册封舟.  相似文献   
77.
发生在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是当时最伟大的海上远征。从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看,郑和下西洋所引发的问题远多于能够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将郑和下西洋与明成祖的威慑外交结合,认为《明史》所说的“耀兵异域”是保障朝贡贸易和郑和下西洋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郑和下西洋是含有威慑手段的外交出使,军事威慑、朝贡贸易、文化交流共同构成了郑和下西洋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78.
陈尚胜 《文史哲》2011,(5):128-135
郑鹤声先生的史学论著向以史料充分而见长,同时还表现出超前的全球化视野和浓郁的民族情怀。以16世纪为近代史开端的《中国近世史》,从国际贸易、外币流入与金融安全、外来宗教传播与内政安全、西学传入与科学民主思想传播等层面阐述了全球化对于中国近三百年历史之影响;他坚信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故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史、中国史学史和文献学以及清朝边疆民族史,也构成了他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9.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食物他们是否有福享受?为什么郑和的船队不曾面对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曾有的败血症的威胁?也许这些问题都曾在人们的脑海中盘旋。  相似文献   
80.
郑和下西洋与亚洲国际贸易网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以前,15世纪初形成的亚洲国际贸易网,是当时世界上最稳定、也最为繁盛的国际贸易网之一。它的形成,与郑和下西洋密不可分。郑和使团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贸易使团,远航持续近30年,开通了海道,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将"和番"与"取宝"结合在一起,在给区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同时,所到之地进行互惠互利贸易,也促使国际市场繁荣,推动商业贸易兴盛,导向区域经济发展。由此东西方商路大开。郑和下西洋后,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以及移民海外热潮兴起。一种以东方的航海模式、贸易模式和国际交往模式建构起来的亚洲国际贸易网,繁盛地存在了一个世纪,直至西方殖民势力东来才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