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这一壮举并没有像同时期的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那样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历史和社会根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航海时代"尽管是以西欧为中心的航海地理探险活动,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海路有利于将东西方相互隔离的地区,联成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欧洲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使人类知识空前拓展,人类呈点状分布的已知世界,由此而相互衔接,形成了面状分布的知识世界。在将中国与南亚世界点与点的连接,和西太平洋到印度洋面与面的跨越方面,郑和下西洋贡献卓著。郑和的航海探险,联结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其成就完全可以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大探索相媲美。在这一遍历东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对航海技术、航路所经各地洋面的深浅、海洋生物、海底情况和潮汐涨退,进行了测量和观察,留下了关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多方面的海洋知识。这些为大航海时代提供了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宝贵资源,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做了重要的知识准备。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前奏,其历史意义如何估计都不算过高。任何有关大航海时代的研究,离开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讨论,都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规模大影响广的海上交通活动,本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郑和下西洋虽然被世界各国视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盛举,但是不论其影响多大,似乎都难以改变中国是"内陆文明国家"的观点。从泉州海外交通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来论述中国古代航海背景与能力,关注的不在于郑和下西洋本身,而在于说明它是在中国古代深厚的航海文化底蕴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焦点     
《劳动者》2005,(8):3-3
国民党主席选举尘埃落定:马英九接棒;各国如何使用“电子眼”;郑和: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5.
满剌加是15世纪初兴起的国家。以往研究对郑和下西洋前后满剌加国社会状况涉及不多,笼统地把满剌加国以后的繁荣涵盖到建国初期,甚至认为永乐时代满剌加已经成为东西方海上国际贸易交流中心。我们依据对最早记录满剌加历史文献的考察,真实呈现满剌加建国初期社会发展景象,从而准确评价郑和下西洋对满剌加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郑和是明代杰出的外交家,在七下西洋中,他以经济互利来推动外交,以文化交流来促进外交,以平息争端、维护和平来拓展外交;以军事为后盾来维护外交成果,以以德睦邻来赢得外国信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郑和之所以在外交上取得成功,既得益于他本人出色的才干和智慧,也是与明朝国力强大和外交政策正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朱霞欢 《金陵瞭望》2010,(26):90-90
10月20日下午.郑和宝船复建庆典在南京鼓楼区扬子江大道1号“郑和宝船厂”举行。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市委副书记陈绍泽,市领导叶皓、钱继红、许慧玲、刘以安、周谦、金实、陆冰、徐珠宝、王建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李建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委副书记徐晶晶等领导及专家.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以来,备受西方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的马汉海权战略思想,是建立在以海外贸易和海上力量相互结合为特征的“地中海模式”基础之上的.这种“剑与火”的海权战略一直影响着欧、美洲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权意识或海洋意识,是一种与西方海权思想迥然不同的“郑和模式”.这种模式的“文明海权”是建立在不以侵占他国领土和权益的友好交往,以传播中华文明和追求国际和平秩序为价值目标基础之上的.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海权战略思维嬗变的历史回应,也是中国现代海权之嚆矢,而且应成为世界现代海权构建中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与也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经贸、政治、文化交往的水平.在8至15世纪,中国、也门的相互了解逐渐加深,经济领域出现直接的商贸往来.13-15世纪两国互派使节,在文化领域也有较多交流.15世纪中期,主要由于中国海洋政策的变化,两国的直接交往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