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新近披露的岳麓秦简中有诸多反映秦代孝道伦理问题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表明:秦人的占梦风俗中蕴含着要求祭亲的孝道伦理,是孝道伦理在秦人精神世界中的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政府将孝道伦理视为风俗教化的重要内容,以此为标准对民众进行旌表或惩罚,目的在于匡正风俗。对于家庭中不养亲、打骂杀伤尊亲以及重组家庭中的违法行为,法律会予以严惩。其中的各种细节规定,补充了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内容。针对在外服役的民众和徭使的官吏,政府则从孝道伦理的角度实施相应的免征和归丧政策,并对谎报骗假者予以惩罚。总体而言,孝道伦理是秦代制定法律与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考察秦代社会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32.
秦代曾颁发“以吏为师”的政令,施行的情况却于史无征。里耶秦简编号为J1⑨1~J1⑨12的12支简,简背面都抄有一条相同的公文,此种现象既非正式公文的形式,也不会是留存档案的资料,可以认为是学习抄写公文的练习简,故而是目前仅见的“以吏为师”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33.
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考察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探讨了秦代官府文书的传递方式和当时的邮驿制度。秦代邮人由邮所在乡的乡啬夫从当地平民中选用,并由县令或县尉批准。邮设置在交通要道,只负责传递制书、急书等重要官府文书。张家山汉简中每一邮的邮人数量、邮与邮之间的距离等,都有具体规定,应当是继承秦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4.
秦国是中国先秦时期最早对民族问题进行立法的国家,从现存《秦律》内容可以看出,秦国在被征服的非华夏民族地区设置"臣邦"加以统治,并对"臣邦"君长的地位、民族身分确认、继承人保护、政治经济利益的保护做了规定.这些关于民族政策的立法,大多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所继承,成为中国古代民族立法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5.
136.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21-126
秦政府在迁陵地区推行了重农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当地的耕种习俗"槎田",即"火耕",农作物种类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稻,还有为数较多的经济作物,农副产业、畜牧业比较发达。当地农民的田租相对较轻,但要承担繁重的户赋、贡献、徭役等。  相似文献   
137.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考古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其中有洞庭郡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洞庭郡,即楚国洞庭郡和秦王朝的洞庭郡,从秦简中的相关洞庭郡文字和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洞庭郡的郡治就在里耶,最后还对秦洞庭郡的格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岳麓秦简“毋夺田时令”的分析,认为“中县道”是内史辖县道,“春秋试射”是县吏召集黔首参加的射术教学、演练和考核。“毋夺田时令”规定了两事项,分别需要和相关律令条文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9.
140.
秦简夫是活跃于元代后期剧坛上的知名作家。与大多数具有离心倾向的在野文人迥然不同,他自觉地以灌输传统道德观念、救世劝俗、整饬人伦秩序为已任。他直接取材于现实或以历史故事为依托的社会剧,无一例外地具有明确的伦理教化性质。可贵的是,在他的功利劝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家庭道德剧中,非但没有兜售重义轻利、贬斥商贾“游食之民”的世袭偏见,而是对靠勤苦经营获利致富且具有古道热肠的正粤商人大加褒奖,并努力寻找儒、商之间在道德判断、 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契合点,显现出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