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13篇
社会学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2.
马少侨《<天问>‘犬体’新证》谓“犬体”是指部落图腾,但在舜象关系、象与苗瑶族关系的论证过程中,没有提供确凿证据证明“犬体”为部落图腾,而闻一多改“犬体”为“犬 ”,并以《韩非子·内储说》燕人浴矢寓言作证,提出舜因浴矢(屎)御酒避免了象的迫害,同样缺乏可信度。“犬体”,当指施行巫术的对象,所谓“肆犬体”犹《列女传》所载瞽叟与象两次谋害舜时,因“衣鸟工”和“衣龙工”施行巫术而获救,古人相信这种“感致巫术”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屈原时代,随着社会的日趋昌明,诗人对神奇的巫术产生了怀疑,所以提出“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相似文献   
93.
白虎不是鄂西、湘西土家先民——虎巴的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的崇拜者不以白虎为自己的部落命名 ,又不禁止猎虎 ,也不禁止互通婚姻 ,所以 ,白虎不是虎巴的图腾。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关于廪君的记载中可以看出 ,虎巴崇拜白虎 ,就是崇拜他们的精神始祖廪君的亡灵。因此 ,白虎崇拜就是祖先崇拜 ,白虎神就是虎巴的祖先神。  相似文献   
94.
95.
《山海经》到底是“语怪之祖”,还是“信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山海经》的背景、过程和内容等方面分析论证,认为当代学术界把该书定位为“语怪之祖”是不正确的,应视为“信史”.并认为由于定位的错误已经给研究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96.
图腾信仰在各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维系民族精神的力量,使人们结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共同抵御大自然的和社会的压迫。在历史上多个少数民族的形成,和民族间的团结繁荣,以及稳定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并对各民族文字、文学、艺术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把"艺术生产"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层面上,把"艺术生产"看作成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把文学和艺术看作对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规律和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本雅明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中得到了启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有着共同规律的一种特殊生产活动和过程,把艺术创作等同于生产,把艺术欣赏等同于消费,强调艺术创作技巧的重要性。马舍雷在受到马克思和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的影响下,提出艺术生产所带来的只是一种产品,区别于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时所带来的具体事物,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区别于宗教,任何创作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生产。  相似文献   
98.
本文先解释了图腾及图腾观念,然后探索了萨满及萨满教的起源问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没有图腾观念就不可能产生萨满教。图腾观念的形成、萨满教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
白虎信仰作为四灵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图腾被人民崇信.由图腾崇拜逐渐发展演变为神灵信仰,其中必定经历了一个由兽化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
在圣城辉煌历史的重压下,以色列作家在复国的欣喜被战争和恐惧耗尽后,强烈地投射出一种不堪文化重负的群体痛苦呻吟和个体灾难意识。这致使圣殿/圣城/圣地被毁的历史传说和残留于文化传统中的精神圣殿遭遇现实的尴尬,并由此带来人们生存的幻灭感。曾经获得救赎的精神支柱转变为阻碍走进未来的精神牢笼,纠结不清的耶路撒冷城在当代希伯来文学的书写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分裂与困惑。耶路撒冷到底是天堂还是引发灾难的地狱?是重新回归后的犹太人思慕千年的心灵自由乡还是精神集中营?文学重拾那份历史记忆是再触伤痛还是寻找解脱?本文试着对这些矛盾与悖论在文学表现中的不可解性作出可能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