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卫藏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来已久。1578年俺答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从此,索南嘉措这一转世系统开始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索南嘉措是三世达赖。顺治十年(1653年),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30年代,于道泉将仓央嘉措诗歌从藏语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之先河.截止目前,仓央嘉措诗歌已经拥有了21个汉语译本.从统计学的视角来考察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语翻译,可以看出它们在汉语文化圈中译介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呈现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翻译学术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3.
译文提要: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第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于1454年至1461年在藏族地区的一些活动.却扎嘉措于藏历木阳狗年(1454年)之正月十五日降生于俄地(rngod),其父名扎巴白竹,母名拉姆吉.其出生不久,在多次对他的考验中,都显示了他非凡的个性和灵异,使人们普遍认为他就是前世噶玛巴活佛的转世.少年时,他曾见到许多藏族著名的大师,如嘉木样钦波、霍尔东噶西巴森格坚赞、噶西玛塞、嘉摩本波、塞恰斋瓦索耶、竹扎喇嘛、霍绒国师衮嘎坚赞等贤哲,不仅随同他们修习佛法、开启了智慧之门,而且在思想、行为方面也逐渐成熟.特别是在他五岁时,藏族著名的伏藏师热特那林巴前来拜见,并将自己发掘的伏藏、圣物以及第六世噶玛巴之预言等敬献给却扎嘉措.对此,王森先生著的《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记载:“到十五、十六世纪时,热特那林巴将‘上部伏藏’和‘下部伏藏’及以后继续发掘出来的伏藏,还有他自己发掘出来的一些伏藏汇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南藏’.”此处译文的记载对热特那林巴发掘的伏藏以及整理、汇刻伏藏经文的时间确定为公元1458年前后,并不是十五、十六世纪.此后,热特那林巴与却扎嘉措又有多次交往,并为其传授了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事部、行部、瑜伽部、生起大瑜伽、大圆满等教法,使第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对宁玛派的教法有所修习.此外,译文中尚出现有一些新的地名,如俄吉贝诺(rngod-kyi-ber-bsnol)、聂沃(snye-bo)、喀廓卡(ga-gor-kha)、纳达(nags-mdar)、都多沃(sdug-do-bo)、萨普却米(gsav-phu-chos-mi)、泽玛卡(rtsi-ma-kha)、霍拉姆查郭(lho-lam-khra-sgo)、达瓦坚泽(rta-bar-rgyal-vdsin)、央卡盯(gyang-kha)、空托(khyung-tho)等地名,这些地名对于研究藏族历史地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其前身是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1949年前,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特殊的历史原因及条件成就了阿拉善地区在蒙藏佛教中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地位。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蒙藏佛教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佛教中国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5.
仓央嘉措的诗歌经过大众传媒的炒作在短期内引起了一股“仓央诗热”,然而在这场狂欢式的诗歌盛宴中,本应作为主角的诗歌却被人忽视,反而是诗歌的符号外延走上了前台。因此,对于已经沦为文化现象的诗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6.
圣域瑰宝     
正如梦似幻的雪山圣湖、神秘威严的布达拉宫、随风摇曳的风马旗、转个不停的经筒,当然还有仓央嘉措催泪的情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唤醒了人们对未知旅途的憧憬,让人们背起行囊来到了圣域西藏,也让人们认识了属于西藏的艺术珍品——唐卡。  相似文献   
37.
俺答引崇黄教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喇嘛教在 13世纪后期开始传入蒙古地区。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它未能在广大蒙古民众中得以传播 ,因此 ,它随着元朝统治的结束而逐渐消失。 16世纪后期 ,在俺答汗的倡导和扶持下 ,喇嘛教又以格鲁派形式第二次传入蒙古地区 ,并很快传播和发展。喇嘛教的二次传入 ,有其深刻的根由 ,它既是蒙古封建领主们用于稳定统治、在思想上钳制广大牧民以及改善蒙藏关系的需要 ,同时也是藏地政教各派势力激烈斗争的产物。俺答与索南嘉措即是在此形势下走到了一起。喇嘛教的二次传入对蒙古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等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仓洋嘉措既是藏传佛教领袖 ,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一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文章对仓洋嘉措创作的诗歌名称及社会根源作了探讨 ,并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一直以来人们对藏族唐卡艺术形成的最早依据无一例外地都引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所著《释迦牟尼佛像记·水晶宝镜》中的记载,"法王松赞干布曾经用鼻血绘了一幅化现忿怒相的白拉姆[2]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制白拉姆神像时,作为藏装放在白拉姆女神像腹内。这是文献记载,藏地最早的一幅唐卡最具权威性的依据。究其原因,一是此为目前藏地  相似文献   
40.
仓央嘉措在西藏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是黄教的第六世达赖喇嘛 ,更因为许多冠以其名的情歌遗于民间 ,流布极广 ,至今仍在广大藏区互为传唱。但是 ,仓央嘉措又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历有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关于他的生平抑或创作情况 ,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如关于情歌是否为仓央嘉措所作的问题 ,学界就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其所作 ,有人认为非其所作 ,也有人认为有一部分是其所作 ,一部分是后人伪托。于道泉先生在《译者小引》中就曾说 :“下边这六十二节歌 ,据西藏的朋友说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是否是这位喇嘛教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