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胡山林 《南都学坛》2007,27(2):62-63
吸引浮士德永无休止追求的不是任何确定的现实目标,而是一种非宗教的宗教境界,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精神之光。非宗教的宗教境界内涵包括:精神实质——人的向善的最高理性,符合人性的博大理想;追求态度——永远虔诚地、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在永无穷尽的追求中人的精神获得救赎。  相似文献   
12.
伦勃朗总是在他油画的巨大光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人提及伦勃朗蚀刻版画。而蚀刻版画恰恰是伦勃朗自始至终从未间断的、不断倾注心力的艺术成果之一,他的刻板作品以其特有的生活性、批判性和非宗教性享誉世界版画界。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对宗教是相当热心的,但1922年春天爆发的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却使他从这种宗教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在非宗教运动中,周作人对现代知识分子掩藏在无神论外衣下的准宗教情绪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他所强调的“理性的反抗才是一切革命的精神的本源”以及“专制的狂信”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毒害等,对我们今天研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情绪以及革命与宗教意识形态的关系等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使用东正教主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具有不同定位的报刊政论文章不仅在宗教主题上存在着区别,在选择不同的影响读者的方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言语格调特点。本文以《Итоги》和《Фома》杂志为非宗教传媒和宗教传媒的样本,对其中东正教主题的语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大讨论中,《学衡》同仁反对非宗教运动,认为宗教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的道德感,弥补科学之不足。对教会问题,《学衡》派认为,一方面须秉承将教会和宗教区分对待的原则,另一方面应承认教会在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伦勃朗总是在他油画的巨大光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人提及伦勃朗蚀刻版画。而蚀刻版画恰恰是伦勃朗自始至终从未间断的、不断倾注心力的艺术成果之一,他的刻板作品以其特有的生活性、批判性和非宗教性享誉世界版画界。  相似文献   
17.
游俊 《船山学刊》2001,(2):106-110
宗教信仰与非宗教信仰的主要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其目的都为了追求某种“理想境界”,其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统一,都要受到客观存在的制约。其不同点在于:宗教信仰是非理性的、虚幻的、反世俗的信仰;而非宗教信仰则是理性的、相对“实在”的、世俗的信仰;宗教信仰具有相对固定的信仰方式,信仰的结果无法实现,而非宗教信仰则是没有固定信仰方式的,信仰目标最终可以实现的信仰方式;宗教信仰主要是心理藉慰的一种方式,而非宗教信仰或是人格的升华或是政治目标的实现,或是真理的追求,或是正义的弘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伦理学史研究的肇端,蔡元培将传统伦理学的特质主要归结为四点:其一.非宗教性是传统伦理学的基本取向;其二,传统伦理学主要把道德主体性理解为主体对自身行动的自觉划界;其三,传统伦理学强调整体性或合群性是道德之所以必要的基础;其四,传统伦理学将"中"视为整体内在秩序性与个体主体性的统一.同时,他将传统伦理学的衰落原因总结为无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为基础、政治宗教与学问纠结不分以及长期封闭而无异国文化做参照.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有其非宗教的特征,即它不膜拜神的存在,也不相信彼岸世界的意义。但是它又有人文宗教的意涵,它关注于人的存在,并设有“终极关怀”——“道”,它所说的“道”和人的存在密切相联,又在人的实践工夫以及思想境界中得以体现。“道”也是人的信仰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