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169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社评 《领导文萃》2013,(3):34-36
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但已经没有了4年前的意气风发。他获胜的掌声里隐藏了美国人对国家现状的叹息,以及不得不降低期待的无奈。奥巴马重振美国经济的细小成绩也受到了珍视,美国人在听了罗姆尼包括"上任第一天就惩罚中国"的大量许诺之后,似乎守住了理性的底线。  相似文献   
42.
葛红兵 《领导文萃》2013,(11):96-99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教授,有本专著叫《创意写作的兴起》,是我翻译的,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他认为美苏抗衡、冷战,美国人胜利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治,不在于军事,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文化,美国是在文化上打赢了苏联。美国人用一个假的军事战略骗了苏联人,苏联人以为两个国家的竞赛就是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43.
安琪 《领导广角》2002,(12):49-49
“9·11”事件后,本·拉登给全美国人民当然也包括布什在内送去一次不堪负重的痛苦回忆,在美国国土和所有美国人的心灵深处烙下一块不可触摸的伤疤。本·拉登成了美国人民的头号敌人,成了布什的头号敌人。但是,有一点,布什却不得不对本·拉登心存一点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44.
薛涌 《经营管理者》2010,(10):104-105
最近读到一篇任志强教训“八零后”的文章,不禁吓了一跳。其开篇就如是说: “中国改革之后的快速发展已让全世界瞩目……许多在哈佛读书的美国人都在梦想着到中国来看看,或者在中国就业安家。但遗憾的是生活在中国的年轻人却不但漠视这一切,甚至深深的痛十艮着生其养其的祖国。”  相似文献   
45.
环球     
强音 《职业》2012,(19):49-50
你是"真忙"还是"装忙"早晨起来在地摊上买早点,匆忙赶路上班、打卡,连续奋战8小时,挤地铁回家……貌似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忙,很忙。一周过后,虽然累个半死,却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这就是传说已久的"时间遗忘症"。  相似文献   
46.
《家庭科技》2012,(1):50
继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太空"交会对接"成功之后,2012年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载人飞行,又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您知道航天技术对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吗?目前,中国航天民用产业已经形成了七十多亿元的总收入,服务于新能源、新材料等国民经济五大领域,航天技术已经实现了航天和民用的初步  相似文献   
47.
2011年9月17日起,美国纽约爆发了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活动的矛头主要指向华尔街的"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以及美国政府过度动用军力、对少数族裔不公、失业率高等社会问题。此后,这股抗议浪潮开始向美国其他城市蔓延,其中,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丹佛和西雅图都发生了抗议活动。随着"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的逐渐扩散,不少人开始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视为民粹主义或草根阶层的运动。  相似文献   
48.
朱伟 《安家》2011,(12)
在美国人比尔·布莱森的新作《趣味生活简史》一书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舒适装备乃至科学合理的居家理念,都是英国人最早发明并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从暖房到阁楼、从墙纸到扶手椅、从壁炉浴缸到抽水马桶……莫不如此。英国人居家环境的改善,足以构成一部近代欧洲社会史六成以上的内容,而“住得像英国人那样”,也成为众多贪图安逸舒适之辈的毕生追求。  相似文献   
49.
杜浩 《社区》2011,(26):55-55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  相似文献   
50.
季承 《人才瞭望》2009,(6):20-20
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最早把毛泽东诗词介绍到全世界的,是美国人埃德加&;#183;斯诺,最早的研究者则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著名作家、诗人罗伯特&;#183;佩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