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理论及实践上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及价值。以院团结合艺术实践课程为创设新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载体,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舞蹈艺术教育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在全面提升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品质,实现新型艺术教育的“产学研”互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院团结合”艺术实践研究为“院团”协作人才培养实践系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行动案例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照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中,我承担第二篇和尾声的整体构思及音乐创编任务。经过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重温,我首先理出了第二篇《星火燎原》的基本精神线索,即“战争洗礼”、“精神家园”、“无私奉献”、“军民鱼水情”、“后继有人”。按照这样一种认识,我选择黄洋界大捷、八角楼的灯光、小井英烈、一封家书、十送红军、闪闪的红星等六个典型事件和情节作为该篇的基本创作元素,紧扣“星火”是怎样燎原和为什么燎原这个主旨,全面揭示“星火”在空间和时间上燎原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更是其中的瑰宝之一。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承担起传播和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结合地处湘西的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方面的教学探索活动进行总结,以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中最为活跃且最具有群众基础的娱乐与休闲方式,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形式和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本文以成都市广场文化发展现状为例,努力探讨城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传承的关系,分析成都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传承的成功模式,希望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 《今日辽宁》2012,(6):136-137
渊源千载,沧桑百年。桓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鲜明民族民俗特征。2006年,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舞蹈《乞粒舞》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舞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战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  相似文献   
16.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中我承担其中的舞蹈编导和舞蹈统筹工作。《井冈山》的创作定位,是以我校在校艺术学院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演出的方式,讲述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既然是教学演出,为了达到讲述井冈山革命历史、体会井冈山精神之目的,那就要使观众能融人戏中,身临其境真切地跟随剧情的起伏去感受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内容紧扣井冈山革命历史主题,深情颂扬了井冈山精神,为以艺术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提供了实例,在以艺术路径进行红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应遵循情境创设性、动情感染性和操作创新性的原则,同时在转化过程中要突显教育功能、创新艺术方法、树立品牌意识和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视野下的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创作与演出正是将井冈山精神为内核的红色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成功范例,也是高等学校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教学的成功尝试。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动——活性的探索”、“静——理性的思考”、“情——人性的光辉”三个层面,对高校学生等受众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陈自明 《南亚研究》2010,(4):145-15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1世纪初,印度与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开始复兴和崛起,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中国人民十分喜爱独具特色的印度音乐和舞蹈。著名音乐大师拉维·香卡、苏布拉玛尼亚姆和舞蹈大师莉拉·桑姆生在中国精彩的艺术表演都深深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印度音乐与舞蹈,多年来有不少中国学生和学者前往印度留学和从事研究。他们回国后在中国的音乐和舞蹈院校分别开设了印度音乐与舞蹈课程,并向全国各地推展,目前,中国人对印度音乐与舞蹈的兴趣日趋浓厚。印度的音乐文化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10,(5):21-24
广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素有“歌海”之称。1984年,广西首届“三月三”音乐舞蹈节在南宁举行。之后每年由广西各市举办一次。1993年起改称“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起改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于1999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