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49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一匹小红在路边玩耍时,惊喜地发现了两堆草料:较大的一堆是干草料,较小的一堆是新鲜的嫩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克思主义失业理论、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和当前教育体制及相关制度为切入点,论述了当前我国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3.
关于回鹘与唐朝的绢互市,学界研究不少,但多致力于民族关系与价绢价格的高低,而很少关注绢互市背后所掩盖的实质问题。回鹘价常常要高出普通价格的2~3倍,甚至以次充好,将病、死都输入唐朝,而当时唐朝尽管财政拮据,且也不需要那么多,但依然慷慨解囊,如数付绢,这些已经超出了贸易应遵循的各取所需原则。究其实,互市的本质应不在于贸易自身,而在于唐朝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对回鹘施行羁縻,以对抗吐蕃。漠北地区气候寒冷,居民多经营牧业,不适宜穿戴丝绸,且漠北人口少,不超过30万,而每年要通过绢互市从唐朝易回大量的绢,有时一年即多达50余万匹,这些巨量绢除了少数自用外,多数都由回鹘及粟特摩尼僧倒卖了,有的以高价卖于周边民族,有的通过"参天可汗道"和"回鹘路"售往西域,有的则通过长安西市或洛阳某场所转卖给唐人或当地的胡商了。粟特摩尼僧借回鹘之力以攫取唐朝的绢匹,转手倒卖以牟取暴利,这应是唐与回鹘绢互市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4.
在英国来使戛尔尼离开北京前,乾隆拒绝了戛尔尼的所有请求,让其回国。戛尔尼将乘船由京杭运河到浙江,并与船队会合。然后回国。乾隆知道.在“发力”打击英夷后,还需要安抚心灵受伤的夷人.以防止英夷报复性的滋事,这是驾驭蛮夷之道。换句中国的老话,这叫“打一个嘴巴,再给个甜枣”。现在,该是给甜枣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5.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与它的粗大身躯不相称。  相似文献   
106.
铜镜与日本原始王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日本研究》2010,(1):58-61
据史书记载,倭奴国王朝贡,光武赐以印绶;孝安帝时,倭王帅升请见;百年之后,倭女王卑弥呼遣使奉献,得特赐铜镜百枚.从帅升朝贡至卑弥呼遣使的百年间,倭国大乱.联系着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线索便是铜镜.大陆封建王朝下赐倭人铜镜始于帅升朝贡之时,却因吴人工匠东渡而使之在倭国内泛滥.最终导致倭国大乱.直至邪台国时期,战乱稍平,女王卑弥呼才决定向魏明帝遣使,要求特赐铜镜以重新构筑倭国内统治秩序.日本原始王权在大陆封建王朝的影响力下逐渐发展成熟起来.本文拟从铜镜这一线索入手,初探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日本原始王权本身的发展以及其与大陆封建王朝交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7.
“香巴拉”为藏语译音,意为佛祖庇佑之地,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忧伤,水丰草美,牛羊成群。甘南草原则被誉为“香巴拉”。  相似文献   
108.
<对>是左翼提倡"国防文学"时备受称颂的一部作品,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它主要是苏联国家意识的张扬.然而,很多左翼作家、理论家有意无意忽略<对>中的苏联殖民话语,转而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进步民族主义观,与此同时,对<对>的解读,折射出党团组织介入文学的尝试.因此围绕着<对>及其所引出的"国防文学",左翼内部产生了不同意见,并和国民党文人在民族话语上展开了争夺.对<对>在中国的接受情形分析,可以看出左翼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在民族话语和阶级话语上的复杂纠缠.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虎虎,是两匹“”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10.
以互文性为视角,审视《国王的人》中主人公威利·斯塔克的人格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立体地看待个体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思考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