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61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109篇 |
社会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姚庆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8-30
北京地区所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遗迹不多,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也比较薄弱,未形成综合系统性的研究,以致在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偏颇。基于此种情况,从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概况入手,对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以及宗教遗迹进行简要梳理,并且将遗址遗迹的形制特征和出土器物情况做出总结,希望能够为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沙及其临近地区发现了一批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西汉墓葬。这批墓葬级别都比较高,除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之外,其中的印章和钤刻文字尤为引人注目。对钤刻文字地名、人名和职官的考证,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长沙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状况及其历史地理概况,而且结合史料可以进一步了解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侧面。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拟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教。一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是近年来湖南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西汉墓葬①。根据墓葬形制、规模、地理位置和出土文物推测,… 相似文献
113.
方成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安徽六朝时期的墓葬迄今已发现六十多座,其中两晋时期墓葬就有近五十座之多。两晋墓葬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岸及皖南,其次是江淮地区的合肥等地,淮河以北个别地区也有发现。这批墓葬资料对于认识安徽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两晋墓葬制度以以及陶瓷等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有重要价值。安徽两晋墓葬均为砖室墓,有单室、双室和多室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墓葬在两晋的不同时期流行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随葬品以青瓷器为主,亦最具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4.
王诗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30-35
羽人与飞天分属于两个宗教系统,伴随着佛教下移进入墓葬,跣足、裸身、头戴宝冠的西域飞天被去裸露化、秀骨清相的“中国化”飞天替代,儒家礼仪制约下的飞天中国化最终在南朝墓葬中完成,并对此后的佛教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由图像系统发生路径看,印度飞天与汉墓羽人共同成为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图像系统发生树的“根”,而羽人图像显然对于中国化飞天影响更加深远。从图像形制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形象已经与印度佛教飞天艺术母体大相径庭,儒家审美偏好与礼仪规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图像系统的发生关系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在形制上以汉墓羽人常见范式为粉本;在符号功能上,南朝“中国化”飞天除了继承汉墓羽人界定墓室时空超凡特性,指向“不死之境”以外,佛教信仰的介入与净土信仰的流行,又使他们兼具往生净土的宗教功能。此时“羽人”作为墓葬仪式话语系统的重要一环,显然无法适应东晋南朝时期佛教进入墓葬系统的新变化。由汉代的“羽人”过渡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国化飞天”,实则是墓葬信仰发展的内在要求之必然。 相似文献
115.
印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在先秦墓葬制度中,人殉是一项重要内容。人殉现象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中,不仅屡有发现,而且殉人数量众多。本文对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遗址里的秦公及夫人墓之殉人状况,以及嬴秦先人的起源和西迁的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堡子山墓地遗址所揭示出的重人殉之风应是嬴秦先人原有的一种文化特色,其人殉特征体现了殷商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116.
117.
十二生肖俑作为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随葬品,在南方墓葬中体现出独特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对南方地区
墓葬中出土十二生肖俑的相关考古资料进行梳理和比较,并对十二生肖俑的产生、演变及原因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8.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墓,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渐沿黄河向东拓展。整体来看,共和盆地以东至兰州附近是甘青地区石构墓葬的主要分布区。至迟在青铜时代,这类墓葬已经开始向周边扩散,川西北是主要的影响区。东周时期,伴随着东部周秦文化势力的西渐,甘青地区的石构墓葬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119.
吴天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2):181-187
从墓葬朝向来看,中国神仙思想的起源和变迁经历了4个阶段:旧石器初民的墓葬大多朝向东方,旨在祈祷死者像太阳那样复活,说明灵魂观念和长生思想已经出现。新石器先民的墓葬大多朝向各自氏族发祥地、氏族公墓所在地,旨在祈祷死者重回先妣肚腹(子宫)中,实现生命的循环。三代时期古人虽仍葬山丘,但常常仅取让死者登上苍天、永生不死的新意,说明石器先民的生命循环信仰已经演变为登天成仙、永生不死的信仰。战国秦汉以来,古人亦葬山丘,但因道教的出现,古人相信,通过服食养性,灵魂和肉身都可长生不死,而这一新信仰正是最近几千年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神仙思想。 相似文献
120.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18
青铜斧是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其器身呈扁平长条形,双面弧形刃或直刃,銎口多呈长方形或六边形;器型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无铜箍和附耳上。铜箍数量多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器身施有"十"字形凸线纹或兽面纹的青铜斧多属商晚期,西周少见。目前所见中原出土青铜斧的墓葬最早属二里岗上层时期,为初步发展阶段,数量较少。之后青铜斧数量不断增多,至西周早期达到繁盛期,西周中期呈现衰落之势。随葬青铜斧的墓葬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商代主要集中于高等级墓葬中,西周开始向稍低等级的墓葬蔓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