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13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444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086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郑振满 《学术月刊》2012,(4):129-139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实行以家族组织为基础的乡族自治,曾经是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乡族自治的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所谓乡族自治,是指在国家法律和官府授权之下,对乡族事务实行自我管理;在聚族而居的社会环境中,乡族自治主要表现为家族自治。解读福建省长汀县培田吴氏家族的族谱资料,可以发现闽西客家的乡族自治传统,与晚清地方自治有历史渊源。培田吴氏的家训、家法与族规,体现了家族自治的理想模式。培田吴氏的各大支派和社团组织,对乡族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了有效的管理。清末新政期间成立的"培田公益社",取代了乡约的行政职能,实现了从家族自治向地方自治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32.
历史上纳西族中国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各边疆民族群体认同中国的方式多种多样,程度有高有低,进程有快有慢,但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大一统”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上纳西族以自己所处地缘上的连接优势,以自身的方式参与、认同中国“大一统”,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中国“大一统”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总结其中国认同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今天祖国的统一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个可成其为民族的越人族体,泰人也不是越人演变而来的,傣泰民族在汉代以前的历史的追溯已无意义。傣泰民族可追溯的源流在汉代云南滇中,并随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由于傣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迁移与发展中保持了水稻种植、“勐-阪”制度与文化的复制模式,使傣泰民族的先民们能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定居并壮大起来,从而在今天形成了一个傣泰民族居住的文化圈。傣泰民族文化圈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关系,人们互相理解、宽容、合作、开展社会与经济的交流,共同促进民族与文化的发展,是当代理解傣泰民族文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4.
东乡族作家马自祥的长篇历史小说《阿干歌》,"以小说造史"的形式,通过历史复原、艺术想象与文化寻根多元互融的创作构建,再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雄阔瑰奇的西秦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乞伏鲜卑卓尔不凡的人物群像,并以荡气回肠的阿干悲歌贯穿始终,多层面演绎了这一古老歌谣与日后传承的民间艺术"花儿"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5.
主要研究复平面C中单位圆盘U上的α次的殆β型螺形函数以及α次的β型螺形函数f(z)的第3项系数估计,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36.
论部落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以前,人们氏族、部落不分,部落、部族不分。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讲到氏族语言发展为部落语言,而后部族语言、而后民族语言。学术界以此类推。认为氏族先于部落,有人甚至将氏族和部落视为两种历史形态或两个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还有的人反对称部落为民族,认为“部落不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之内”。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7.
西平古为西陵 要确认嫘祖故里,首先要从寻找古西陵入手.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留下了珍贵的一笔:"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古代氏族名与国名通,故嫘祖生地应为古西陵.  相似文献   
138.
在我国 ,少数民族公民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且国家还特别强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特别权利 ,即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认和赋予少数民族权利主体 ,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利益 ,包括针对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方面的特别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指导下 ,通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等一系列立法活动 ,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和保障。并且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 ,对于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 ,其确切的含义及法律界线并不为大多数公民所认识…  相似文献   
139.
闽粤赣交界地区原住民族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越人遗俗的“山都”是闽粤赣交界地区古代越人的后裔,与西汉初南海王织领地的越人一脉相承,是该区的原住民族。畲族与“山都”的文化习俗大别,不可能与“山都”同为本土越人的后裔,不是原住民族而是迁入民族。  相似文献   
140.
才慧 《今日辽宁》2007,(3):62-63
东胡时期鲜卑人的婚配方式分为掠女、以牛羊为聘礼、为妻家服役;另有父兄死,妻后母执嫂等习俗,女子婚嫁前有一定的性生活自由。髡头是鲜卑发式的一个特点,男子娶妇,女子出嫁都要髡发。可能是剃发去周围,留顶发之大部分,垂辫于后。从现象上看,包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