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陈勇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15-24
粤语曲艺的种类主要包括木鱼、龙舟、南音、粤讴以及粤曲等,其中前四种产生于粤曲之前,唱腔各有特色。它们从明中叶以来,前后数百年在粤语地区广为流传,在国际文坛影响较大,推动了粤剧、粤曲从舞台官话唱念向粤语转变,具有岭南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学、民俗学等研究价值和现实价值。只有加深对它们的全面认识,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2.
53.
龙舟竞技是以缅怀文化和爱国文化为主根源,融竞技文化与民俗文化,人文精神与生态文化于一体。现场解说作为传播与弘扬龙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深化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提高城市发展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价值。龙舟竞技现场解说应该以此为价值取向,在宣传赛事的过程中促进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必要性、可行性、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为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龙舟运动设置课程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5.
江城区是阳江市唯一的市辖区和全市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端午逆水赛龙舟,是江城区一项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在清道光《阳江志》就有记载,至今最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的初一、初三、初五三天举行的赛龙舟,漠阳江两岸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江上锣鼓喧天,你追我赶,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把端午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56.
57.
龙舟运动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立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龙舟竞赛作为一种水上运动 ,经历了功利型、纪念型、竞技型三种基本形态。功利型的龙舟竞赛是指原始萌生阶段的竞渡 ,时间大致在先秦。纪念型的龙舟竞赛以纪念屈原为主题 ,形成于汉魏六朝 ,延续至今。竞技型的龙舟竞赛形成于本世纪 70年代到 90年代 ,正处在向全球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竞赛项目接轨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58.
申小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84-91
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这既是南北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现,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显著标志。龙舟,广府人称之为"龙船",而将"龙舟竞渡"称为"扒龙船"或"扒龙舟",在粤语中,"扒""划"同音,"扒龙船"的"扒"就是"划"的意思。"扒龙舟"不仅是顺德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水乡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它传承了从明代景泰年间便已形成的几百年的龙舟串门、联络乡情的龙船节习俗。龙舟在珠三角地区被尊为神圣的龙的化身,以族群为单位的顺德"扒龙舟"习俗还形成了一套传统而神秘的礼仪与完整的程式,有利于水乡族群传统文化的重构,而且龙舟文化也成为佛山特别是顺德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与城市商业文化进行着艰难的博弈。 相似文献
59.
60.
唐泽民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3,(2):109-115
龙舟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传承和保护龙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普及性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可纳入地方本科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内容.通过分析可知,龙舟课程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丰富高校资源建设的价值,值得地方本科院校开发与建设.研究结合四川文理学院实际,整合资源优势,提出开设龙舟课程的思路及架构,探索从传承和保护龙舟文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和器材配置、承办或参加赛事活动、加强安全保障建设和就业保障等六个方面建设龙舟课程,以期通过高校教育平台实现对龙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