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9篇
民族学   82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69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1244篇
社会学   2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化认同曾是构建社会整体性的基础,但这种基础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而被彻底瓦解,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在此意义上,文化认同正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乡村文化的后改革时代的全面复兴中,这种危机得到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体现,即一方面是改革与再造,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复兴,二者沿着各自的认同轨道运行,并行不悖。通过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被界定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这些都与村民自己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相去甚远,两种观念各自表述,潜在的认同危机由此而得以酝酿,借用康德哲学的语汇,那就是我们在对待乡村文化上是在实践着一种二律背反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92.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讨论外语界日益重视的跨文化学习问题.作者认为,充分认识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外语与其相应文化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跨文化外语教与学的定位、实施和研究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3.
介绍和评析了鸟居龙藏等日本学者对云南的田野调查、华南民族史、傣族史、南诏和大理国史、倭族之源、照叶树林文化、神话、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和民间祭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全貌、学术研究的轨迹及新动向。  相似文献   
94.
李瑛 《阴山学刊》2006,19(3):60-64
阴山文化是阴山区域形成的文化,具有远古性、草原性、民族性、融合性的文化特征,是阴山地理生态、生产方式、人文历史、民俗心理的综合。包头境内具有丰富的阴山文化历史资源,因此包头树立阴山文化的品牌最有优势。阴山文化可以准确揭示包头文化的特点,促进包头先进文化的建设,整合包头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市民素质,为建设文化大市奠定深厚的基础,促进包头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李炳全 《社会科学》2006,24(6):184-192
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跌宕起伏,由最初的半中心到边缘化再到复兴和中心化。文化地位的变迁反映了心理学研究理念、科学观、研究方法和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此为基础来了解, 把握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明确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由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变迁过程可以预见,将来文化将占据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应把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围绕中国人的优化开展研究,积极探讨中国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演变及将来发展。  相似文献   
96.
古人释梦的方法和原理,实际上是对"梦的解释"(即"释梦")的再解释.其修辞阐释法主要包括:借代法、倒反法、谐音法和析字法;文化阐释法包括:干支法、八卦法、阴阳法和五行法.我们并不赞成古人释梦中的迷信做法,但那毕竟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一种挑战,而且具有某种合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成分,其间蕴藏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已争论了几千年 ,持肯定观点者 ,有真人真事说、氏族或部落首领说、时代群象代表说、先民智慧象征说等 ;持否定观点者 ,有神话说、先民社会现象符号说、后人伪造说等。本文只讨论对三皇、五帝持“肯定观点” ,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涉及研究方法、态度等 ,并就学术研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区别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8.
在近代以前 ,中国和日本两国人民基于各自的社会结构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问观 ,从学问的内容 ,到学问的价值 ,以及学问对于人们生活怎样发生功用 ,二者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是造成那一时期及近代以后两国对于吸收西学采取不同态度、走上不同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由这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吸收西学远比日本艰难缓慢的内在原因 ,在于民间学问观所形成的整个社会对于西学从学问内容层面的普遍鄙视 ,从文化价值层面的普遍贬斥 ,以及西学长期未能纳入科举 ,难以形成促进人们学习西学的动力 ,这些人们的普遍态度 ,构成了对吸收西学的强大社会阻力。  相似文献   
99.
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北方论丛》2006,(2):92-96
在章太炎“依自不依他”之说的深刻影响下,鲁迅等章门弟子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解放主张。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更是积极倡导个人自由,充分张扬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这一宗旨。今天看来,他们对个人自由的呼吁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进步的美好憧憬。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章门弟子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不断趋于深化。  相似文献   
100.
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岭南文化的追问,对岭南文化的本质探求,指限与侧重的,一方面,是指其作为一种精神的土壤和思想的基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存在,另一方面,是指其作为新变发展的动力与价值取向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