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德礼 《南都学坛》2006,26(6):52-55
二月河的清帝历史小说能够赢得接受大众的广泛认同,缘由之一就是他在艺术与历史的有机融合中以清醒的哲理意蕴追求,突出了对人的生存与生命意义的关注,即人的实践理性精神的张扬。这种实践理性精神正是康德倡导的超越了感性欲望和个人幸福与自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意志动机下的行动意识。它集中体现在二月河对康、雍、乾三代帝王尤其是雍正皇帝及辅佐他们的一批重臣贤相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上。由此进入文本,也许可以克服那种拘于历史事实或囿于宏大历史叙事的某些偏见。  相似文献   
92.
从唐玄宗朝皇帝生日定为全国性节日开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宋代皇帝圣节礼制最终成熟定型。唐代诞节礼制作为圣节贺寿的形成阶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就贺寿对象而言,从玄宗千秋节的突出皇权中心,到逐渐接纳民间的生日祝贺父母习俗,并最终形成了圣节为皇帝、皇太后同时贺寿的圣节礼制。就皇帝对百官群臣的诞节赏赐而言,从玄宗朝的重物质、尚豪奢向中晚唐五代的重精神、尚荣誉转变,同时又接纳了民俗节日进衣的传统,至宋代则以赏赐衣物为主。就百官臣子的进献内容而言,从千秋节设计的甘露、醇酎、金镜、绶带等贺寿礼物,很快演变成豪华进献,并变相成为赋税之一种——诞节银。圣节礼制在宋元明清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其节日之设计与演变,对当代节日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教训价值。  相似文献   
93.
《山海经·帝俊》是《山海经》中关于帝俊的内容,它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遗迹,虽然残缺凌乱,却仍然保留下很多史诗母题,可供后世学者进行比较研究。而《乌古斯传》是突厥语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雏形,它在被发现时也是残缺的,篇幅也很短,但基本故事情节与母题已经很完整,正好可以与《山海经·帝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山海经·帝俊》确实是一部残存的史诗,可以通过对《乌古斯传》的研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94.
光绪末年,为应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面,清廷先后宣布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两项改革均以官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相应地带来了官制立法的较大变革.历经七年,传统官制的形武特征逐步淡化,机构设置和职官选任均有较大突破,但是,受自身既得利益的羁绊,清廷的官制立法改革多流于形式,官吏选任当中的等级特权、中央集权以及民族歧见仍然未得改变,...  相似文献   
95.
武则天早年修习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的把握与运用,使武则天在掌握国家政权和称帝过程中,得到了天下英才的支持与人民的拥护,并使大唐走向盛世,从而表现出她仁爱的一面;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前长期生活在深宫之中,因而熟悉法家争斗的权术,对法家思想的把握与运用,使得武则天得以残酷打击政敌而实现其称帝的宏伟理想,得以巩固其统治基础,从而又表现出她残忍的一面。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掌权称帝,与其精通儒家、法家治国之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6.
拉马五世改革和光绪帝变法都是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情况下,旨在经过改革,摆脱被侵略,走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政治运动.都是由封建帝王领导,自上而下地对社会体制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由于改革的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改革领导集团力量及改革政策策略和方针的根本不同,致使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嘉庆九、十年间发生于湖南的两件侵贪案为例证,剖析嘉庆朝地方吏治领域的弊端,同时梳理了清代尤其是嘉庆朝惩贪律例的流变及其对当时吏治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探索了"嘉道中衰"时期地方吏治中的因果、得失.  相似文献   
98.
隋炀帝儒、释、道三教并举,多元一体。在对三教的重视程度土,杨广重佛、道而轻儒学,这与其家族信仰有关,与当时民间信仰亦有关,适应了南北朝统一后统治的需要。因此,杨广对文中子王通和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态度截然不同,其本人在后世儒生与僧徒笔下形象亦迥异。  相似文献   
99.
宁夏江 《晋阳学刊》2007,(5):113-116
中法战争爱国诗歌在近代爱国诗歌中"别具一格"。诗歌揭示出"同治中兴"背景下主战派与主和派营垒非常分明,争论异常激烈。由于这次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爱国诗篇中极端愤慨之气喷泄而出,与近代其他几次爱国诗潮相比,中法战争爱国诗歌更多地从"哀其不幸"转向"怒其不争"。在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的激励下,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受屈辱的爱国诗人们抒发出一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一种扬我国威的"天朝中土"情结。这些特点是近代其他爱国诗潮中较少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0.
在《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能腾云驾雾,让太阳升起再落下,被砍头后还能骑马返乡,埋掉后的头化生为藏有兵马的竹子。这些奇异情节引起覃桂清、农学冠等学者的注意,他们曾对该传说中英雄被砍头后不死的情节做探讨,指出这一情节与古代文献记载的“飞头”传说和我国少数民族中曾有的猎头习俗有关。笔者不同意将《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断头不死的情节与“飞头”传说相联系,认为上古神话《刑天与帝争神》才可能是该传说的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