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1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141篇 |
人口学 | 34篇 |
丛书文集 | 99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321篇 |
社会学 | 66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钱民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206-213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初正是人类学者将不同文化族群中的教育现象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之一,从此便获得了与家庭、种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等领域一样的学术地位,并逐渐地产生了这门学科,同时也决定了这门学科的人类学属性和特征。本文的分析集中在两个大的理论问题上:首先从欧美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与趋势中,提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和理论建构为什么都是围绕“现代性”而展开的。其次,教育人类学在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与全球性中是如何开展自己的研究并作出阐释的。 相似文献
102.
楼晓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39-42
语言与文化是各个人类群体和族群的重要特征,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就成为实现中国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本文在对语言和文化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与语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强调民族语言与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最后探讨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3.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内蒙古赤峰市是多民族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民族,如商族、山戎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女真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和汉族等,以上诸族对赤峰地区的文明形成和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古代民族的发展历史,充分证实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4.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政策及经济发展背景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民的保障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多元化的保障模式,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应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同时,要发挥土地保障的主导作用,并继续挖掘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其婚姻家庭无论是在择偶标准、婚姻缔结、婚姻关系调适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对直苴彝族婚礼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其特点,探讨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7.
伊斯兰教对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三个大问题上。这三个大问题是 :分离主义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威胁 ;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政治和社会稳定的破坏和冲击 ;政教分离还是政教合一之争对国内政治格局、民族、宗教关系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作者分析了这三个问题的背景、特点、影响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民族法制的中国经验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全英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44-50
在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并进一步巩固发展,这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它为当代国际社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对民族团结概念作宪法安排以建构公民认同;以少数民族干部制度作为沟通的制度性安排;自治权作为发展权的制度设置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设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独特安排,保证了民族关系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以多元与一体并存的发展形式,保证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平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张诗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参差巨大,因此要使其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在西南的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从个体发展的视角谈民族语言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红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44-46
每个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个体的思维、性格、气质、情感的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引导个体认识自己、理解社会和融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然而,随着主流语言与文化对民族语言的冲击以及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膨胀,目前社会上盛行"民族语言没有用"的狭隘观念,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盲目地放弃选择民族学校。本文就从个体发展的视角浅谈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希望对人们转变狭隘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